摘要:晨光漫过窗台时,李娟正蹲在社区花园的花畦前翻土。草编手套沾着新鲜的湿泥,指缝里还嵌着细碎的土粒,右手食指上贴着创可贴——那是昨天修剪玫瑰时,为了给新栽的“朱丽叶”搭支架,被月季刺勾出的小伤口,渗的血珠当时还沾在了花瓣上。
晨光漫过窗台时,李娟正蹲在社区花园的花畦前翻土。草编手套沾着新鲜的湿泥,指缝里还嵌着细碎的土粒,右手食指上贴着创可贴——那是昨天修剪玫瑰时,为了给新栽的“朱丽叶”搭支架,被月季刺勾出的小伤口,渗的血珠当时还沾在了花瓣上。
“小李,你这花养得比花店的还精神,下次我家的茉莉蔫了,可得来讨教讨教!”邻居王婶提着菜篮路过,笑着朝她手里的花铲点头。李娟笑着应下,指尖轻轻拂过身旁月季的叶片,阳光落在叶面上,映出她眼里的柔和——没人知道,三年前的她,连盆多肉都能养得枯死。
那时刚离婚的李娟,把自己关在没拉窗帘的屋里,日子过得像蒙了灰。窗台上的绿萝从油绿枯成干草,叶片落了一地也懒得扫;外卖盒堆在茶几上,连换身干净衣服都觉得没力气。直到某天夜里,她不小心踢到花盆,摔碎的瓷片划破了脚踝,看着地上枯萎的绿萝和自己狼狈的样子,她突然惊醒:“我总不能比一棵草还没韧性吧?”
第二天,她拉开窗帘,把枯死的绿萝清出去,去花店买了盆最简单的向日葵种子。第一次播种时,她连土埋多深都不知道,凭着感觉把种子丢进盆里,结果小苗长得又细又高,风一吹就倒。她没气馁,查资料、问花店老板,蹲在阳台上学着给小苗搭支撑;浇水浇多了,就赶紧把花盆搬到通风处,半夜还起来查看土壤干湿。那些在泥土里摸爬滚打的日子,像有双温柔的手,悄悄把她从阴郁里拽了出来。
就像此刻手里的花铲,每一次入土的角度、用力的轻重,都影响着种子扎根的深浅。她曾为了找准月季嫁接的“T型切口”,蹲在花园里琢磨一下午,接穗断了三根,指尖被刺出的血珠滴在土里,她笑着说“这是给花加营养”,最后终于让“粉扇”的接穗活了过来。
楼下的老张总坐在长椅上叹气:“命运早就定好了,再折腾也没用。”可李娟不这么觉得。她见过单元楼里的单亲妈妈陈姐,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做早餐,送完孩子去餐馆打工,晚上还抱着成人高考的课本学到深夜,三年后真的考上了师范学院,成了小学老师;也见过隔壁的小伙子小周,明明有份稳定的技术工作,却总在下班后窝在沙发上刷短视频,连公司组织的技能培训都懒得去,后来公司裁员,他因为技术跟不上,成了第一个被约谈的人。
“哪有什么突然的好运或厄运啊,不过是过去的选择在当下显形。”李娟一边给刚栽的绣球浇定根水,一边跟围过来看花的邻居说,“你今天偷的懒,就像花盆里没除的杂草,迟早会抢了花的养分;你此刻多浇的水,要是没及时排掉,明天就可能让花的根茎烂掉。”这话她太有体会了——去年春天,她贪多在一个花盆里塞了三棵虞美人,结果小苗挤得连舒展叶片的空间都没有,最后全蔫了,那是她第一次真切觉得“急不得,也贪不得”。
上周社区组织种花比赛,李娟养的“蓝色风暴”得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帮她抬花盆的张大爷、送她进口花籽的李阿姨,她忽然明白:所谓命运,不过是无数个“当下”的叠加。就像她那盆获奖的“蓝色风暴”,去年冬天差点被冻坏,她连夜把花盆搬到楼道,每天早晚搬出去晒太阳,花瓣冻伤了就小心翼翼剪掉,现在才能开出满枝的蓝紫色花朵,像缀满了星星。
傍晚浇水时,李娟发现去年撒在石缝里的虞美人种子,竟冒出了鹅黄色的嫩芽。小芽顶着碎石的压力,倔强地向上挺着头,嫩绿的子叶像两只小手,轻轻推开压在上面的小石子——那模样,像极了三年前那个重新拉开窗帘,决定好好生活的自己。她蹲下身,轻轻拨开石块,给小芽浇了点水,心里忽然敞亮:
原来我们走过的每一步,无论是笨拙的、犹豫的,还是坚定的、勇敢的,都在悄悄为未来的自己铺路。就像养花,不必急着看花开,只需认真对待每一次浇灌、每一次修剪、每一次驱虫。时光从不会辜负用力生长的人,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坚持,终会在某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最温柔的回馈。
晚风拂过花园,带着月季的清香。李娟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目光落在天边的晚霞上——那抹柔和的粉橙色,像极了她第一次看到向日葵开花时,脸上泛起的红晕,温暖又明亮。
来源:科普小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