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丑闻再爆!查尔斯迟迟不撤“王子”头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5 05:30 1

摘要:一场围绕英国王室头衔的惊人风暴正在酝酿,所有人都在屏息观望。伦敦街头,阴云密布,查尔斯三世和安德鲁王子身穿黑色西装和领带低声交谈——仿佛在商讨一个难以启齿的家族丑闻。就在上个月,两人刚刚参加了肯特公爵夫人的安魂弥撒,却被媒体抓拍到神色凝重、彼此低声耳语。这一幕

一场围绕英国王室头衔的惊人风暴正在酝酿,所有人都在屏息观望。伦敦街头,阴云密布,查尔斯三世和安德鲁王子身穿黑色西装和领带低声交谈——仿佛在商讨一个难以启齿的家族丑闻。就在上个月,两人刚刚参加了肯特公爵夫人的安魂弥撒,却被媒体抓拍到神色凝重、彼此低声耳语。这一幕,映射出王室内部正在酝酿的巨大危机。

英国这座号称全球最稳固的君主立宪堡垒,如今却因王室与议会间的权力角逐而摇摇欲坠。查尔斯三世一贯回避政治,工党首相基尔·斯塔默则不敢插手王室家务。但这条自1689年传承至今、不容侵犯的“君王与议会各管一摊”老规则,如今突然陷入史无前例的混乱。

安德鲁王子的丑闻像猛兽般再次撕开了王室的遮羞布。随着他与臭名昭著的性犯罪者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之间的新邮件被曝光,以及受害者弗吉尼娅·罗伯茨·朱弗雷(Virginia Roberts Giuffre)在自传中公布更多细节,安德鲁的“王子”头衔已成为众矢之的。朱弗雷曾控诉安德鲁在她年少时强奸她——安德鲁坚决否认。而她本人今年4月在澳大利亚自杀,令舆论更加愤怒。

全英上下哗然,要求查尔斯三世果断剥夺安德鲁“王子”身份。但事情远比外界想象复杂。仅仅撤掉“王子”头衔,竟然需要议会立法——这无异于把王室私事强行拖入万众瞩目的政治战场。

政府声称,安德鲁能否失去头衔应由国王定夺,斯塔默首相绝不干预。但白金汉宫官员却冷冷回应:“国王不能对议会立法发表任何立场,因为最终法案还要由陛下签字。”两边各执一词,表面是高贵礼仪,实际上却是推皮球、互相扯皮。百年未见的宪政僵局,令人瞠目。

“指望王室自己关门处理已经说不过去,”伦敦国王学院的宪政专家弗农·博格达诺(Vernon Bogdanor)怒斥,“自1689年以来,君主只存在于人民和议会认同的前提下!”这意味着,如果议会真的发飙,王室也只能屈服。

工党议员拉切尔·马斯克尔(Rachael Maskell)本周三提出新法案,建议赋予国王单方面收回头衔的权利,但没有政府支持,几乎不可能通过。

博格达诺教授进一步指出,政府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安德鲁没有被定罪。朱弗雷的指控虽然震撼,但安德鲁在2022年只以和解方式结案,既未承认罪行,也未受审判。朱弗雷如今已身故,更令真相扑朔迷离。

就在上周五,安德鲁迫于查尔斯压力宣布停止使用“约克公爵”称号,但并未正式丧失公爵身份,更没有剥夺“王子”头衔。这一头衔源自1917年乔治五世颁布的“御准信函”(Letters Patent),规定王子/公主头衔仅属于君主的子女、君主之子孙,以及威尔士亲王长孙。想要修订这份御准信函,既要国王同意,也得政府背书。百年难遇的严苛程序,让整个英国都在看热闹。

历史上,最后一次有王子被剥夺英国头衔,还是在1917年——德国汉诺威家族的欧内斯特·奥古斯特亲王(Prince Ernest Augustus),因在一战期间效忠德国而被降级。如今,若安德鲁失去“王子”头衔,无异于王室自毁高墙。

除了法律障碍,政府还担心政治风险。曼彻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福特(Robert Ford)分析:“政府肯定在犹豫,因为这可能会让君主制变成政党工具,破坏传统。斯塔默本能上是保守的制度维护者,他不敢轻举妄动。”尤其如果查尔斯三世拒绝配合,政府更不敢硬碰硬。福特教授还指出,王室软实力正被用来“拉拢特朗普”,此刻绝不能自毁长城。

于是,安德鲁的所有惩罚都由家族内部执行。2019年,他在BBC接受灾难性采访后,被迫退出公开活动。2022年被朱弗雷起诉之后,他又失去了所有荣誉军衔,并同意不再使用“殿下”称呼。但这些都只是表面功夫,安德鲁依旧逍遥法外。

丑闻却越滚越大。本周日,伦敦警察局宣布,正在调查安德鲁是否曾通过警察关系试图挖掘朱弗雷的黑料。安德鲁本人默不作声,白金汉宫则表示,相关指控应该彻查到底。

又一桩丑闻:BBC等媒体揭露,安德鲁依靠一份特殊租约仍能住进皇家庄园温莎的“皇家行宫”——一幢足足有30个房间的豪宅。他并未支付年租金,只是一口气付了约800万英镑(折合约1070万美元)用于装修。这种“变相补贴”,引发民众对王室挥霍无度的强烈抗议。批评者指责国家在“资助安德鲁的贵族生活”,全网暴怒。

所有风波的背景,是朱弗雷的自传《无人的女孩》(Nobody’s Girl)在书架上静静陈列,与马拉拉·尤萨夫扎伊(Malala Yousafzai)和乔伊斯·范斯(Joyce Vance)等人的作品并肩,却讲述了一个被爱泼斯坦贩卖、饱受蹂躏、惨遭安德鲁侵害的少女悲剧。爱泼斯坦本人在2019年狱中自杀,留下无数谜团。朱弗雷的死,成为压垮王室的最后一根稻草。

议会若要强行剥夺安德鲁头衔,程序复杂、阻力重重。博格达诺教授建议,不如让安德鲁“用余生赎罪”,像60年代因性丑闻和间谍案而辞职的约翰·普罗富莫(John Profumo)那样,靠公益慈善慢慢恢复名誉。英国有一套“丑闻人物救赎”传统,但安德鲁能否走出阴影,谁也不知道。

社交媒体议论如潮:“王室只会遮丑,没人敢碰安德鲁!”还有人冷嘲热讽:“800万英镑买豪宅,纳税人都成冤大头!”更多网友震惊于“王子犯法,依旧安享特权”,纷纷对王室的遮掩和政府的软弱表现出极度不满。

眼下,查尔斯三世和安德鲁,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一个是深陷丑闻的弟弟,都在公众的聚光灯下被逼到墙角。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百年惯例已然岌岌可危。下一步会怎样?所有人都在“偷看”王室密室里的博弈——而我们,正窥见这个家族最黑暗、最尴尬的一刻。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新知世界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