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机刷到这条推送时,地铁刚好报站,旁边大叔嘟囔:“这数据我上都行。
“2分1板,5分钟,正负值+3。”
手机刷到这条推送时,地铁刚好报站,旁边大叔嘟囔:“这数据我上都行。
”
屏幕里,杨翰森正低头往回跑,球衣贴在身上,像刚被雨淋过。
别急,先别笑。
开拓者最后三分钟被华子一人打崩,41分逆转,全队正负值一水儿的负号,只有替补席末端那个中国大个儿是正的。
比卢普斯赛后原话:“他知道自己该站在哪儿。
”翻译直白点:不添乱,就是贡献。
上一次有中国球员在常规赛亮相,还是2018年的周琦。
六年空窗,NBA官网把杨翰森塞进“国际新人观察”第7,夹在西班牙和法国的俩天才中间,像误闯尖子班的转学生。
篮协连夜发贺电,措辞克制,却透露已经和开拓者签了“定期家访”协议——翻译过来:人借你,得好好还。
更现实的是,24小时里他微博涨粉50万,代言的国产鞋股涨3.2%。
资本比球迷诚实,先动手了。
可竞技层面,故事才刚起笔。
训练营里,教练组让他模仿对面五号位的走位,他三次轮转换位全对,球探笔记写:“hand check干净,不跳。
”
夏联罚球线,别人练扣篮,他练了200个罚球,全中。
今天那2分,就是靠犯规换的,手型没变形。
接下来剧本有两套:
A版,11月6日打灰熊,对面亚当斯伤缺,内线真空,他可能被提前拿上去顶10分钟;
B版,下放发展联盟,跟圣克鲁兹勇士打三场,刷20+10,再被召回。
开拓者随队记者Jason Quick透露,球队更想选B——“先让比赛变慢”,这是行话,翻译过来:别一下子被NBA速度吓懵。
球迷最担心的一幕,是当年周琦的“一分钟先生”:
上场,折返跑,犯规,回板凳,毛巾盖头。
但杨翰森有一点不一样:他18岁就开始打U19,面对过西班牙那个超级中锋,被隔扣后回头就是一个底线发球长传助攻。
心理教练说,他心跳恢复比别人快一倍。
直白点:脸皮厚,不怕笑话。
数据党最爱问:他能到轮换吗?
给个参考,去年开拓者替补中锋平均11.5分钟,4.3分3.1板。
只要他把罚球稳住,掩护不移动犯规,就能先挤掉第三中锋。
再往后,看夏天练出的那记三分——训练营里25投18中,但常规赛敢不敢扔,另说。
地铁到站,大叔起身,手机外放传来下一条新闻:“华子41分,最佳球员。
”
没人提那个+3。
可正负值这玩意儿,就像存款,平时看不见,真到签合同、谈交易,银行流水一拉,数字说话。
接下来一个月,别盯着得分。
看他每场能不能把名字写进“active list”,看发展联盟直播里,他会不会在45度举手要球,看赛后比卢普斯有没有把“basketball IQ”再念一遍。
六年空窗,中国球员在NBA的第一次呼吸,短,但总算续上了。
至于能不能长成一棵树,得先让根在波特兰的雨水里扎一扎。
来源:花花公子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