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杀手”!流感季老人出现这5个信号,可能已危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4 22:21 2

摘要:上海当前流感以零星散发为主,主要影响抵抗力弱、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和老人。徐汇区中心医院最近收治的两位老年患者案例值得警惕:王阿婆出现典型发热症状后及时就医,确诊甲流并接受治疗;而沈老伯咳嗽三天却无发热,检查发现竟是流感,因其肿瘤病史导致免疫反应迟钝,未能触发典型

上海流感现状:沉默型感染成隐形威胁

上海当前流感以零星散发为主,主要影响抵抗力弱、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和老人。徐汇区中心医院最近收治的两位老年患者案例值得警惕:王阿婆出现典型发热症状后及时就医,确诊甲流并接受治疗;而沈老伯咳嗽三天却无发热,检查发现竟是流感,因其肿瘤病史导致免疫反应迟钝,未能触发典型症状。

这种无典型症状的沉默型流感更危险,患者往往因就医延迟导致病情加重。香港近期出现的儿童流感死亡病例也提醒我们,脆弱人群需高度警惕非典型表现。专家特别指出,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与去年不同,变异速度快,更需加强防护。

五个危险信号:别等发烧才行动

沉默型流感的隐匿症状常被忽视,以下五个信号出现任意一个都需立即警惕:

静默缺氧是最危险的信号,表现为嘴唇或指甲发紫但无气喘,需用血氧仪监测。异常疲惫容易被误认为"年纪大正常现象",但轻微活动即气促可能是缺氧表现。夜间憋醒是典型症状,平卧时血氧进一步降低导致。食欲骤减反映病毒已影响消化系统。认知模糊因缺氧导致注意力涣散,易与老年痴呆混淆。

沈老伯的案例说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易出现这些非典型症状。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尤其需要关注身体微妙变化。

家庭监测指南:血氧仪使用全攻略

血氧监测是发现沉默型流感的关键。选购时认准医疗级认证、误差范围≤2%的产品。测量前需手指温度正常并静坐5分钟。数据解读要准确:95%-100%为正常值;≤93%持续10分钟需就医;≤90%应立即呼叫急救。

建议早晚各测1次建立基线数据,症状加重时每小时监测。动态记录比单次测量更有价值,能发现血氧的缓慢下降趋势。对于有慢性病的老人,即使无症状也可定期监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预防保护双重防线

疫苗接种是最有效预防手段。上海已签发1200万支四价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10月底至11月初。肿瘤、糖尿病患者需医生评估后接种。日常防护同样重要:每日通风3次,保持40%-60%湿度;教会老人"肘部遮挡咳嗽法";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摄入;玉屏风散等中药可辅助预防。

环境管理不可忽视,密闭空间易造成病毒传播。行为干预要细致,包括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等。营养支持能增强免疫力,中医调理可改善体质。多重防护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紧急情况处理流程

出现任一危险信号即启动黄色预警:立即卧床休息,持续血氧监测,联系家庭医生。血氧≤90%或意识模糊属红色预警:保持侧卧位防窒息,记录症状变化时间轴,拨打120时明确说明"疑似流感并发症"。

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科王萌萌医生强调,沉默型流感确诊后的72小时是黄金治疗期,及时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更需家人细心观察,宁可过度警惕也不可掉以轻心。

来源:小钱医生聊保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