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中国文化馆协会、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举行。活动以“百姓说——我们的村晚”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中国文化馆协会、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举行。活动以“百姓说——我们的村晚”为主题,融合客家文化、红色记忆、非遗展演与农趣体验,旨在打造一场由村民当主角、游客沉浸式参与、非遗手信文创等产品集中展示的乡村文化盛宴,展现“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用文艺赋美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活动设置舞台表演、非遗圩市、农趣体验等板块,多维度、立体化集中展示河源乡村文化,实现村民参与度高、人流量持续攀升、文旅周边销量剧增,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强劲文化动能。活动坚持百姓主场,以“群众编、群众导、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为原则,设置16个原创舞台节目,160余名群众演员参与,以非遗展演、客家山歌、T台秀等形式展现乡村传统文化魅力和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化农文旅融合,设置“非遗圩市”,集中展示义合鸭制作、客家糯米酒酿造、客家扎染等19个非遗项目,开设20多个“特产好物市集”展位,集中展销当地特色农产品、美食小吃与文创产品,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切实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全民共享,采用“主会场+实景走播+分会场”多点联动模式,线上同步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广东文旅、南方+、羊城派等新媒体平台直播,吸引全国网友“云围观”,线下吸引近万名游客参与,带动非遗美食、文创产品、农特产品展销及周边餐饮消费,实现“一场村晚、多重效益”。
未来,河源市将继续深耕乡村文化沃土,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度结合,让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长江严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