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这个小果子慎捡,有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4:09 2

摘要:银杏果,开心果一样的白色硬壳,把种仁上薄薄的“花生皮”搓干净,便可以享用淡黄绿色的银杏。

银杏果,开心果一样的白色硬壳,把种仁上薄薄的“花生皮”搓干净,便可以享用淡黄绿色的银杏。

银杏有类似于药的苦味,看起来有保健的光环,但要提醒大家,吃银杏要适量,否则会中毒。

银杏果请用正确方法处理后食用

PART.01

银杏不是杏

虽说叫银杏,但树上落下的“果子”可不是银色的,它们的“果皮”是黄色,稍微挤压就流出黏黏的汁液,并且还散发出一股变质油脂般的怪味。剥开黄色的皮,才露出里面洁白的内核,看起来倒是跟杏核有几分相似,银杏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因为色白,所以还有个“白果”的别名)。

银杏果一层叫外种皮的结构。虽然,与果皮的来源不同,但是这层肉肉的外种皮也承担着保护种子,吸引动物传播种子的重任。

吸引动物的任务是如何完成的呢,该不是那臭臭的味道吧?

你还别说,正是这臭味把动物吸引来的。虽然我们觉得不好闻,但在红胸松鼠、灰松鼠和果子狸等动物看来,这就是开饭的信号。

PART.02

银杏果中的风险

银杏果绵软的口感,加上微甜略苦的特殊口感,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下来。

但那点奇怪的苦味其实是银杏的警告——“内含氰化物,不要贪吃”。毕竟,银杏果中的营养物质是为了银杏种子发芽准备的,想从那里抢来吃的,可是要冒风险的。

银杏中的氢氰酸含量可以高达830微克/100克,另外还含有白果酸等化学物质。银杏果并不是看上去那么温柔,倒是处处暗藏杀机。

不过,只要吃不过量,偶尔尝尝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处理,去除其中的氰化物和白果酸之类的毒物。

为了安全起见,给家中的小朋友们最好还是浅尝辄止,品个味道就好,等他们长大了再去品尝银杏独特的味道吧。

PART.03

吃银杏能治病吗?

说完了风险,我相信很多朋友还是会去尝试银杏的,因为它们头顶还有个治病保健的光环,再加上口味又符合“苦味去火”的准则(这准则真是害人,不要轻易使用),还有2亿多年的古老历史,这样的植物想不迷人都难。

银杏名头虽大,但毕竟不是太上老君丹炉里面的仙丹。目前比较公认的有效成分是其中的银杏内酯。这种物质是血小板活化拮抗剂。简单来说,就是把血小板的活动降低一些。

在我们体内,血小板就像守护大堤的巡视员,如果哪里的血管发生了破损,它们就会奋勇冲上去与血浆中其他蛋白质一起把破损处堵上。

这本来是一个保护机制,但是对于体内存在血栓的人就不是好事儿了。

当血管的内皮发生破损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凝血信号,这时以为血管出现破损血小板就会开工,大量地堆积到发出信号的地方。

结果可想而知,本来就没有缺口的血管,硬生生被堆起了一个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的“土堆”,这就是血栓。

如果堆积的时间过长,很可能阻塞血管,如果因为血栓引发血管破裂,那就麻烦了。

而银杏内酯恰恰是抑制血小板进行工作的化学物质,对于血栓患者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症状,但是患者正常的凝血功能势必也会受到影响。究竟如何取舍,那是医生的事情,切忌盲目信任像银杏之类的各种保健品。

来源:爆笑七仙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