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村好”到“一片好”,柑橘“片长”巧做加减法丨田野来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18:10 1

摘要:临近柑橘成熟季,10月22日,走进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九合村柑橘园,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席万鹏直奔树上和地下的几个传感器——通过对比多款遮阳防寒膜的数据,以找出最适合当地的品类。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川观新闻绵阳观察 付江

临近柑橘成熟季,10月22日,走进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九合村柑橘园,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席万鹏直奔树上和地下的几个传感器——通过对比多款遮阳防寒膜的数据,以找出最适合当地的品类。

从纸袋的厚度、防寒膜的透光性,再到新品种的选用,种植各个环节的精细处理,造就了当地柑橘的好口碑。2024年,当地柑橘售价最高达到12元每斤,在直播电商平台卖出超2万份礼盒,春赏花、夏避暑、秋冬采摘也带动当地农家乐生意兴隆。

即将成熟的柑橘。

柑橘如今成为联丰、九合、红武3个村致富“公约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3.5万元左右。可在几年前,3个村发展却“冷热不均”——靠近绵阳市区的联丰村曾是安州区的“明星村”,每逢假日农家乐常常客满,一度成为绵阳乡村旅游的“旗帜”;九合村和红武村则距离城镇较远,当时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

果农正在给柑橘套袋。

从“一村好”到“一片好”,靠的是啥?是当地新设的柑橘“片长”。

在花荄镇党委书记彭茂华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地图:用三种颜色“打破”了村、社区的边界,按照产业方向划出柑橘种植、禽蛋养殖等片区,九合村等3个村子属于柑橘片区。

“由我担任柑橘片区的‘片长’,另外两位‘片长’是镇长和人大主席。”彭茂华说。“片长”的准确名称是“片区大党委”负责人,主要负责统筹片区内规划执行、重大项目、产业发展等。

2022年,“片长”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做“减法”——将全镇11个村分为3个片区集中进行规划,相比各村单独做规划可节约60多万元。原本一村需要配一台垃圾清扫车,合在一个片区后就只需一台。

“减法”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增收。

以往,因为缺少飞手,每个村两台植保无人机出勤率不高,但连片集中起来与专业服务商合作,不仅能轻松满足本地需求,还可到外地提供服务赚钱。“大家看到变化,慢慢就信服了。”九合村党委书记卿官松说。

10月22日,驱车前往九合村的路上,入眼的是连续的柑橘园,间或有白墙小院的农家乐,犹如柑橘园中的“珍珠”。再有一个月,这条路边将停满来采摘柑橘的自驾游客,届时沿途3个村十几家农家乐几乎都会爆满。

花城果乡乡村振兴统筹发展片区。

因为丘区地势限制,以往连接3个村子的是一条窄路,弯多坡陡,会车艰难。2023年,“片长”牵头整合资源对原路进行拓宽,如今这条48公里的旅游环线,不仅串联起3村柑橘园,还设有5处游客中心、驿站,方便游客休息打卡,“在我们这里就餐住宿,十分钟车程就能到九合村果园采摘,客人反而更多了。”联丰村一家农家乐老板说。

如果说片区内统一规划是做“减法”,那么柑橘片区整合各村集体资产成立集体经济公司(简称“片区公司”),扮演片区产业孵化服务角色,则是“片长”做的加法。

片区农产品加工中心。

小户居多的格局,对于专业服务更加迫切。片区公司可以在农资供应、纸袋生产、品牌打造、技术指导等领域聘请专业团队,为种植户提供服务。

种植方面,片区公司与高校合作,邀请席教授们来当地提供技术指导,包括为种植户精选适合当地品种和气候土质的各项农资;在销售方面,片区公司聘请团队打造“安橙”品牌,通过外形筛选和糖分检测后,才能贴上品牌商标,变身为12元每斤的柑橘礼盒。

席教授在柑橘园内给学生授课。

每年11月最后一周,当地柑橘片区将举办采摘节。最近该团队负责人田文松频繁前往省外对接营销活动。“今年我们力争高端礼盒销量再翻一番,随着技术标准的推广,也会将安橙品牌覆盖更多本地柑橘。”田文松说。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