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点评杜兰特火箭揭幕战:第2加时三次喊停&不清醒火箭将被错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4 17:09 1

摘要:37岁杜兰特在火箭首秀连喊三次暂停却早已用完,裁判没给技犯,火箭1分惜败,这一秒把老将油尽灯枯撕给3000万人看。

37岁杜兰特在火箭首秀连喊三次暂停却早已用完,裁判没给技犯,火箭1分惜败,这一秒把老将油尽灯枯撕给3000万人看。

双加时钟走到最后52秒,火箭落后1分,杜兰特弧顶持球,先朝底线裁判拍手掌,再朝中场做T手势,嘴里不停喊stop,全队只剩他一人没意识到暂停数是0。

裁判摇头,雷霆替补席集体指记分牌,电视回放切给教练组,乌度卡抱头转身,阿门·汤普森愣在原地没敢出声。

火箭最终124比125输球,可真正的伤口在暂停哨没响那一刻已经揭开:球队花掉杰伦·格林加两个首轮换回来的王牌,在最关键的时刻忘了规则。

数据单写着他上场47分钟,16投9中拿23分,正负值+3,看上去还行。

拆开看,第二个加时5投1中,两次运球砸脚面,一次横传直接送到对手怀里。

比赛后两天,NBA官方出具最后两分钟报告,认定裁判没吹技术犯规属于漏判,按规定超出暂停请求应立刻给罚球并转换球权。

也就是说,火箭逃过一次直接判负的处罚,却逃不了输球的结果。

联盟很少在常规赛揭幕战就承认误判,上一次是2021年湖人打独行侠,可见场面有多离谱。

火箭夏天把未来赌在杜兰特身上,目的只有一个:带年轻人赢球。

季前训练营里,球队给他安排的定位是终结点+关键导师,每场比赛控制在32分钟以内,第四节由他来拆解对手防线。

现实是,常规赛第一场就打了47分钟,申京、阿门、小贾巴里·史密斯轮流给他擦防守,进攻端反而要帮他无球掩护。

杜兰特最后一个跳投磕前沿那一下,镜头扫过替补席,老板费尔蒂塔面无表情,总经理斯通低头按手机,旁边助教把战术板反扣在腿上,气氛比输球更沉重。

老将下滑从来不是新闻,新闻是下滑的方式让人没法提前做准备。

上赛季他在太阳场均27.1分,关键时刻得分联盟第7,季后赛打森林狼还单场轰下49分。

休赛期美国队训练营,他依旧是科尔最信任的收官五人。

短短三个月后,同一个人会在加时赛忘记暂停次数,这种反差比命中率下跌更刺痛管理层。

火箭原本计划用他撑两年,等阿门和谢泼德成长后再交接,现在看,交接期可能提前到全明星周末。

更麻烦的是阵容结构。

火箭没有传统控卫,范弗利特离队后,球权由阿门和申京分担,杜兰特需要自己做决策。

第二个加时最后8秒,他本可以抢两分打平,却选择后撤步三分,起跳瞬间脚没蹬稳,出手点比平时低10厘米,结果被多尔特指尖碰到,球轨迹直接变形。

这种选择不是技术问题,是体能下降后大脑给不出正确方案,本能回到最熟悉的投篮模式,结局就是打铁。

赛后乌度卡被问到为什么不提前换下他,教练只回一句:他在场上,对手会包夹他,别人能出空位。

话里透着无奈,也透露出教练组对年轻人终结能力的不信任。

火箭的赛季目标因此被迫调整。

原本管理层内部讨论是冲击前六,避开附加赛,现在更衣室已经有人质疑是否还要坚持老将核心路线。

联盟消息人士透露,如果前20场胜率低于45%,球队会启动交易预案,把杜兰特送去需要到期合同的季后赛队伍,换回选秀权。

届时阿门将直接上位,球权和责任一起压到20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成绩可能出现自由落体。

老板费尔蒂塔主业是餐饮和赌场,最忌讳不确定性,这种剧情他不想再经历一遍。

对杜兰特本人来说,真正的敌人不是年龄,而是时间密度。

37岁还能投进球,却没办法在48小时里连打两场高强度比赛。

揭幕战前一天,他训练后加练了100个三分和50次罚球,当晚睡眠不到6小时,第二天赛前还接受了脚踝电击治疗。

加时赛他多次扶膝喘气,镜头给特写,汗滴顺着下巴往下掉,落在鞋面溅开水花,那画面比任何数据都直白:身体在报警,他却停不下来。

老将的尊严不允许主动要求休息,教练和队友也不敢开口,恶性循环就此闭环。

接下来火箭要打七个客场,其中五个对手上赛季胜率过50%,背靠背有两组。

以第一场47分钟计算,杜兰特的膝盖和脚踝随时可能拉响警报。

医疗组给出的方案是缩短训练时间,比赛日提前三小时热身,赛后立刻冰敷加压,再搭配高压氧舱恢复。

这套流程对30岁球员有效,对37岁球员只能延缓,不能阻止。

更现实的办法是减少背靠背出场,但火箭西部竞争环境不允许随便放掉任何一场,乌度卡陷入死循环。

有人把哈登当年离队剧本拿出来对比:巅峰尾巴被交易,新东家付出筹码,最后成绩没起色,老巨星背锅。

火箭现在走在同一条钢丝上,区别是哈登走时29岁,还能换大量资产,杜兰特37岁,交易价值只剩到期合同。

一旦二次转手失败,火箭将同时失去现在和未来。

管理层内部已经开始讨论更激进的方案:如果战绩掉出前十,直接让杜兰特轮休,练年轻人摆位,明年夏天腾出薪金空间抢字母或布克,彻底重建。

听起来残酷,却是小球市不得不算的账。

球迷情绪也在分裂。

揭幕战结束当晚,社媒上最高赞的评论是:我们送走了未来,换来一个迷路的老杀手。

短短一行字,点赞破万。

另一条评论更扎心:他连暂停都记不住,怎么记住怎么夺冠?

这些声音不代表全部,却足够让球员本人看见。

杜兰特赛后没有接受采访,直接走回更衣室,通道里被拍到低头看技术统计,那一页纸在他手里被折成很小一块,像是要把失误也折进去。

老将的自尊不允许公开解释,可沉默本身就会被解读成默认。

更大的背景是联盟正在换代。

揭幕战同一天,东契奇拿下三双,塔图姆轰进8记三分,亚历山大最后抢断绝杀,年轻王牌集体亮相。

37岁杜兰特站在场地,像一块被潮水淹没的礁石。

过去十年,他靠身高臂长和手感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如今这些优势仍在,却填不上体能和专注度的缺口。

比赛最后0.7秒,他站在边线发球,手都在抖,球差点没发出来,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属于他的时代真的进入倒计时。

火箭接下来怎么做,会决定西部中游格局。

继续死用杜兰特,可能换来附加赛一轮游,还要承担伤病风险;立刻减时,战绩可能俯冲,球迷退票,老板发火;中途交易,就要接受亏本现实。

三种选择都有代价,没有完美答案。

唯一确定的是,杜兰特油箱里剩下的每一滴油,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数给大家看。

揭幕战那次要暂停的手势,会像水印一样烙在赛季每一帧画面上,提醒所有想靠老将翻盘的球队:时间不会放过任何人,哪怕你曾经无解。

来源:趣游王VmHr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