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去年收了两千三百三十万吨粮食,亩产五百二十四公斤,全国最高,这数字乍一听像在说笑,可新疆六成以上是沙漠,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二十倍,地里盐碱重,庄稼原本难活,但靠技术一点一点把荒地改成了田,产量快赶上哈萨克斯坦了,人家中亚最大粮食出口国,地多人少,水土本来就
新疆去年收了两千三百三十万吨粮食,亩产五百二十四公斤,全国最高,这数字乍一听像在说笑,可新疆六成以上是沙漠,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二十倍,地里盐碱重,庄稼原本难活,但靠技术一点一点把荒地改成了田,产量快赶上哈萨克斯坦了,人家中亚最大粮食出口国,地多人少,水土本来就好。
他们不靠老天爷下雨,靠的是滴灌和北斗,九成六的地用滴灌,水从管子里一滴一滴渗进土里,比过去省了三成水,利用率从三成升到九成五,背后是六百七十一座水库和十二万公里水渠连成的水网,还有大石峡水利枢纽撑着,塔里木河去年输了三十四亿方生态水,不是等洪水来,是工程调出来的,新疆一年用五百六十亿方水,差不多一个半三峡水库的量,别的地方都在限水,新疆却越用越多,这背后是国家在重新分水权。
土地也得改,以前盐碱地占四成,现在含盐量从每公斤五十克降到十克以下,办法是埋地下管道吸盐,用淡化后的咸水浇地,种耐盐的小麦,比如新冬二十二号,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还在用大水漫灌冲盐,费水还不管用,技术比我们落后了十多年。
田里全靠机器干活,北斗导航的播种机十天就能播完五千亩麦子,无人机喷药准得跟厘米级似的,传感器一直盯着土壤的湿度和肥力,每亩地农机成本省了三成八,人工少了一大半,这技术用得比全国平均多得多。
这些不是农民自己琢磨出来的,国家出钱建高标准农田,2024年新疆拿了全国百分之十八的专项资金,中科院新疆分院和石河子大学一起搞育种,项目超过两百个,西气东输带来了便宜电,灌溉水泵、无人机、温室都能用上电,也不用担心断电。
有人问,新疆这样用水,会不会把生态搞坏,塔里木河下游水是多了,可罗布泊还是干着,也有人反问,要是不种粮,新疆能稳得住吗,粮食安全从来不是账本上几个数字,它关系到边疆能不能守得住。
新疆种一斤粮食,得用九点八吨水,传传感器得来回五十次,用上三十七项专利,这不是老天爷赏的,是人一点一点算出来的,他们把本来长不了东西的地,改成了搞农业技术的试验田,别人种地看天,他们种地看数据,你碗里的面,说不定就是从那片连草都不长的地里长出来的。
来源:云叔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