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驾神器”:一场欺骗系统的致命骗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6:37 2

摘要:2025年10月,浙江杭州一男子因酒后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无人驾驶”20分钟,最终以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一个月十五日、罚金4000元。这起全国罕见的案例,将号称“解放双手”的“智驾神器”推上风口——这类通过物理欺骗手段绕过车辆安全监测的作弊工具,正以“方向盘

2025年10月,浙江杭州一男子因酒后使用“智驾神器”让车辆“无人驾驶”20分钟,最终以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一个月十五日、罚金4000元。这起全国罕见的案例,将号称“解放双手”的“智驾神器”推上风口——这类通过物理欺骗手段绕过车辆安全监测的作弊工具,正以“方向盘装饰”“电容辅助环”为幌子在电商平台隐秘销售,不仅让使用者陷入生命危险,更给智能驾驶行业埋下安全隐患。

所谓“智驾神器”,本质是针对车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的“作弊器”。其核心原理分为两类:一类是配重欺骗,通过含金属块或磁铁的配重环、柔性贴,模拟人手对方向盘的握力,让扭矩感应元器件误判驾驶员未脱手,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这类适配比亚迪、蔚来、理想等20余品牌的“定制款”,单店最高月销超2000件;另一类是电容欺骗,在“科技布”“装饰贴”内植入电容感应贴片,模拟人体皮肤微电流,甚至有商家推出“免接线模块”,通过干扰车内收音机音量,让系统误以为驾驶员在操作方向盘。商家往往宣称“1000公里无提醒”“城区道路也能用”,却对背后风险绝口不提。

但“骗过系统”不等于“保证安全”。当前市场主流的L2级辅助驾驶(含L2.5高速领航、L2.9城市领航),本质是“人机共驾”——系统仅负责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基础功能,驾驶员需全程保持注意力,随时接管车辆。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杰指出,“智驾神器”会让驾驶员放松警惕,而系统在面对突发场景(如路面石块、行人“鬼探头”)时,留给驾驶员的接管反应时间仅1-2秒,以120km/h高速计算,车辆在此期间会行驶33-66米,一旦反应不及时,便是车毁人亡的惨剧。更严重的是,这类作弊行为会干扰车企数据收集:正常驾驶数据是辅助驾驶系统OTA迭代的核心依据,而“伪数据”会导致算法优化偏离实际场景,最终损害所有用户的安全。

从法律与监管层面看,“智驾神器”的使用与销售已触碰红线。法律上,《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明确规定,L2级系统需驾驶员与系统共同承担驾驶任务,杭州案例中,法院正是依据这一标准及《刑法》危险驾驶罪条款作出判决;监管上,央视、央广网等权威媒体多次曝光,部分电商平台虽屏蔽“智驾神器”关键词,但商家仍以“方向盘装饰”“防滑贴”为掩护,通过二级链接、客服私聊完成交易,某店铺“电容辅助环”评价超1000条,多名用户晒出“高速800公里脱手”视频,安全隐患触目惊心。

真正的智能驾驶安全,从来不是“骗过系统”,而是“敬畏规则”。对驾驶员而言,需清醒认知“辅助≠自动”,即使车辆搭载华为ADS 4.0、比亚迪“天神之眼”等先进智驾系统,也需双手不离方向盘、双眼关注路况;对行业而言,车企需强化DMS系统防作弊能力,如增加面部注意力监测、方向盘电容双重感应,从技术上堵死作弊空间;对监管而言,需加大对“智驾神器”生产、销售环节的打击力度,斩断黑色产业链。唯有驾驶员、车企、监管三方合力,才能让智能驾驶回归“辅助安全”的本质,而非成为“致命陷阱”。

来源:馬尔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