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小看这句表态,在当下的氛围里,它像一记闷拳,打在那些天天念叨“去中国化”的人心口上。国民党内部不少老将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说这姑娘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能拉回党里的魂魄。
2025年8月中旬,郑丽文在一次公开场合直截了当说出“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就这么把绿营的质疑顶了回去。
起因是馆长陈之汉在直播里自称中国人,惹来黄光芹一顿追问,郑丽文站出来力挺,不仅帮馆长解围,还顺势点明两岸血脉相连的道理。
别小看这句表态,在当下的氛围里,它像一记闷拳,打在那些天天念叨“去中国化”的人心口上。国民党内部不少老将看在眼里,暗自点头,说这姑娘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能拉回党里的魂魄。
郑丽文1969年生在林,家里是军人眷村出身,从小耳濡目染那些老兵讲大陆的旧事。读台大法律时,正赶上野百合学运,她冲在前面,手里标语喊得嗓子都哑了。
那会儿她是绿营的活跃分子,1996年当上国民大会代表,次年还管宪改小组,1999年升副总召。2001年立法初选没过,她开始公开批民进党政绩不力,2002年涂醒哲事件后干脆退党。转折来得快,2005年连战拉她进国民党,当发言人、文传会主委。
2008年她进行政院,继续管媒体,那几年国民党执政,她帮着对外发声,处理两岸议题时总是一板一眼。2016和2020年,她连任两届立法委员。退下议席后,她转战党外联盟,当召集人,组织基层讨论,焦点多在两岸和平和党内改革。
馆长陈之汉办的节目,本来聊罢免风波和民生话题,黄光芹作为嘉宾插话,质疑馆长自称中国人,暗示这立场有问题。
馆长一贯直性子,回击说自己祖上从大陆来,认中国人没毛病。黄光芹不依不饶,追问是不是在帮对岸背书。
郑丽文那时也在场,她没急着辩论,先肯定馆长的勇气,然后切入正题:我们生在台湾省,但根在大陆,两岸本是一家,说我是中国人,不是背叛,而是回归本源。她强调,国民党建党就是为了中华民国,丢了这个认同,党就没了灵魂。
黄光芹试着反驳,提绿营的“台湾主体性”,但郑丽文顶回去:承认中国人身份,才是面对历史的担当,不用遮遮掩掩。整个过程,她逻辑清楚,从历史讲到现实,没给对方留太多空间。
国民党内部反应更复杂,有人私下说她太激进,怕吓跑中立选民;但黄复兴党部那些退伍老兵乐坏了,他们在LINE群转发视频,留言“终于有人敢说了”。
蔡正元和郑丽文同属蓝营统派,但路径不同。
蔡早年是陈水扁办公室主任,后来转国民党,2012年当选立法委员,以敢言出名。退党后,他常上政论节目,批绿营“反中”操作过头,害岛内经济。
蔡正元在几档节目里聊国民党未来,直言党要重拾中国认同,不然2026地方选举还得栽跟头。他没直接点郑丽文,但提到“像郑丽文这种从绿转蓝的,懂对手套路,还敢喊中国人身份,就是党需要的人才”。
在一次访谈中,他甚至预言:这种人如果上位,不会让那些老国民党人失望,因为她懂基层痛点,也不会像某些人只顾派系平衡。
郑丽文的表态,不光是个人立场,还戳中了国民党当前的痛处。党里这些年,朱立伦管得松散,2024大选败北后,党内分裂加剧。深蓝觉得党太软,浅蓝嫌太保守,中道派想拉白营合作。她这句中国人宣言,精准卡位深蓝需求,又没完全排斥其他派系。
她当立法委员时,办过不少青年论坛,聊两岸交流,吸引了不少80后党员。
黄光芹那场对峙后,她在脸书发文,强调“中国人身份是荣耀,不是负担”。
再深挖,这表态对两岸有啥影响?绿营这些年推“新南向”,但经济数据摆着,台湾对大陆贸易占比仍高。
郑丽文强调中国人身份,等于是给国民党一个新叙事:不反中,但求和平发展。她在对黄光芹的回应中,提到希望两岸多交流,少对抗,这和蔡正元一贯观点吻合。
郑丽文喊“我是中国人”,不只是口号,是对根的坚持。
“有出息”的郑丽文?她能否改写两岸关系格局? 凤凰网
来源:原老师历史小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