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不仅是原始森林中罕见的 “植物活化石”,更对研究古气候变迁与植物演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非法采挖、售卖。
金毛狗蕨,一种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古老植物,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生存历史。
它不仅是原始森林中罕见的 “植物活化石”,更对研究古气候变迁与植物演化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如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非法采挖、售卖。
然而,在云南通海县,却有人将主意打到了这株 “活化石” 身上。
01
4 株全被查扣,人被带走调查
当地小商贩扭某,平日里总爱穿梭在山林间采挖草药,或是四处打听渠道收购特色货源,一心想着靠 “冷门货” 赚笔快钱。
这天,当一名收购人将几株根茎粗壮、裹着一层亮眼金灿灿茸毛的植物递到他面前时,扭某一眼就认出 —— 这是民间俗称 “金毛狗” 的稀罕物。
看着那蓬松柔软、宛如金毛犬毛发般的茸毛,他心里立刻打起了算盘:“这么少见的东西,拿到市场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没有丝毫犹豫,扭某当场掏钱买下了这些金毛狗蕨。怀揣着 “大赚一笔” 的期待,他提着这几株 “宝贝”,匆匆赶到云南玉溪七街农贸市场,找了个角落摆起了地摊。
可他没料到,这显眼的 “宝贝” 刚一亮相,就引来了特殊的 “顾客”—— 通海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的巡逻民警。
7月30日,民警巡逻经过摊位时,目光瞬间被这外形奇特的植物吸引:几株植物的根状茎上,覆盖着浓密的金黄色长茸毛,微风一吹便轻轻晃动,远远望去,活像几只蜷缩在地上的金毛犬脑袋,辨识度极高。
凭借多年打击涉野生动植物犯罪的经验,民警立刻对这几株植物产生了怀疑:“这会不会是国家保护的金毛狗蕨?”
随后,民警当即停下脚步,上前向扭某询问植物的来源和种类。面对民警的追问,扭某瞬间慌了神,原本还带着期待的眼神变得躲闪,额头很快冒出了冷汗,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完整的话。在民警的耐心劝导和法律宣讲下,他终于绷不住了,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从他人手中收购这些金毛狗蕨的全部经过。
为了确保鉴定结果准确无误,民警第一时间联系了林业部门的植物专家到场。经过专家现场仔细核查、比对特征,最终确认扭某售卖的植物,正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确认身份后,民警依法将扭某带至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在后续讯问中,扭某深知自己犯了错,主动向民警坦白:除了摊位上摆放的 2 株金毛狗蕨,他还偷偷藏了 2 株没敢摆出来。
最终,这 4 株金毛狗蕨全部被民警依法查扣,目前,相关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等待扭某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02
自带 “金毛” 的奇特蕨类:不是装饰,是生存法宝
金毛狗蕨的外形,单看叶片其实很 “低调”—— 典型的树蕨形态,成熟植株能长到 1~3 米高,叶片舒展时像一把撑开的绿伞。
可一旦把目光移到叶柄和根茎上,就能发现它的 “特别之处”:那上面裹满了一层柔顺又有光泽的金黄色茸毛,远远望去,活像宠物金毛犬的绒毛,“金毛狗蕨” 的名字也正因这外形而来。
中世纪时,欧洲旅行家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竟给它起了个 “鞑靼羔羊” 的名字 —— 传说中北欧神话里 “长在植物上的羊”。虽说把金色茸毛认成 “羊毛” 有点离谱,但也足以说明金毛狗蕨的外形有多独特。
别以为这层 “金毛” 只是用来好看的,它可是金毛狗蕨的 “生存法宝”: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这些 2~3 厘米长的茸毛由单列细胞构成,表面还带着细微的角质层纹路,既能牢牢锁住水分,让叶柄和根茎保持湿润,又能像 “小毛毯” 一样起到保温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层茸毛还能抵御害虫侵袭,让大部分害虫难破 “防线”。
金毛狗蕨的叶片看似普通,实则藏着 “繁衍密码”—— 用显微镜观察就能发现,叶片背面分布着许多小小的孢子囊群。等孢子成熟后,这些孢子囊群会释放出数以万计的微小孢子,它们乘着风四处飘散,一旦落到适宜的环境里,就会慢慢萌发成心形的配子体,开启新的生命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金毛狗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大多数植物一样,它能防风固土,但它常生长在陡峭的山坡上,在这些土壤易流失的地方,它的固土能力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虽然害虫怕它的 “金毛”,但有些昆虫会把这层茸毛当成天然的 “避风港”,在这里栖息繁衍。
03
为何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三大原因揭开真相
金毛狗蕨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绝非偶然,背后藏着三个关键原因:
首先是过度采挖导致种群锐减。在民众眼中,金毛狗蕨不仅外形奇特,还有着实用的药用价值 —— 它的茸毛可作为止血材料,民间也流传着其他药用功效(因非专业医学领域,此处不展开细说)。
正是这份 “价值”,让它成了采挖者的目标,长期过度采挖直接导致野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据野外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五十年间,我国金毛狗蕨的野生种群数量减少了约 70%,不少曾经有它生长的地方,如今已难觅踪迹;而森林砍伐、栖息地破坏等问题,更是让它的生存雪上加霜。
其次是生长速度极慢,难以恢复种群。虽然金毛狗蕨靠孢子传播,借助风力扩散看似 “高效”,但它的生长速度慢得 “离谱”—— 从孢子萌发到长成成熟植株,竟然需要 10 多年时间!这样缓慢的生长节奏,根本赶不上种群减少的速度,野生种群自然难以恢复。
最后是极高的科研价值。金毛狗蕨是不折不扣的 “活化石”,它的祖先能追溯到侏罗纪时期 —— 那时的地球,蕨类植物是陆地植物的 “主力军”。
尽管如今的金毛狗蕨与祖先相比已有不少差异,但它身上仍保留着远古蕨类的部分特征,科学家能通过它窥探蕨类植物的演化历程,研究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这份科研价值让它成为植物学界的 “重点保护对象”。
也正因这三大原因,金毛狗蕨被正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04
网友困惑:怕误碰保护植物?记住这个 “安全法则”
每次类似的新闻曝光,评论区里总会有网友吐槽:“根本不知道哪些植物是保护物种,万一不小心碰到就犯法了,太让人担心了!” 字里行间满是对 “不知情犯法” 的担忧,也夹杂着对保护知识普及不足的不满。
不得不说,目前我国对野生保护植物名录、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确实还有提升空间。
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有一个简单又安全的 “避险方法”:到野外活动时,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动物,不管它看起来 “普通” 还是 “奇特”,都坚决不采挖、不捕捉、不破坏 —— 只要守住 “不招惹陌生生物” 的底线,就绝不会触碰法律红线。
至于像扭某这样,明知可能是保护植物还执意收购贩卖的 “知法犯法者”,那就只能说是 “自食其果”,根本不值得同情。
05
结语
保护野生植物,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每个公民对自然生态应尽的责任。
来源:湖北台案件经典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