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于其官方Telegram频道通报,该地区受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后,平民受伤状况加剧,受伤人数已攀升至20人。这一数字较此前报道的12人(含1名未成年人)明显增加,印证了此次袭击的破坏力。
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于其官方Telegram频道通报,该地区受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后,平民受伤状况加剧,受伤人数已攀升至20人。这一数字较此前报道的12人(含1名未成年人)明显增加,印证了此次袭击的破坏力。
自俄乌冲突爆发,别尔哥罗德便是俄方边境受袭最为频繁之地。此次遇袭,再度彰显出边境平民于冲突之中的脆弱无助,和平对于他们而言,愈发遥不可及。
此次袭击并非针对单一目标,而是覆盖别尔哥罗德市及周边多个村镇的大规模行动,持续时长超数小时。根据格拉德科夫的通报,袭击范围北至首府别尔哥罗德市,南及YasnyeZori、Gora-Podol、Zamość和Maysky等村庄,形成“城市+乡村”的多点打击态势。
遭袭目标多为平民活动密集区域:别尔哥罗德市的公共汽车站综合体是通勤客流集散地,行政大楼则紧邻居民区;周边村庄的遇袭点同样集中在民居附近。这种打击模式与该州此前遭遇的袭击特点高度相似,2024年1月,格拉德科夫就曾通过Telegram通报,乌军无人机在鲍里索夫卡区投掷爆炸装置致1名平民死亡,当时袭击同样瞄准了非军事目标。
市区受伤者以年轻人为主,伤情呈现“复合型伤害”特征:
17岁女孩和16岁男孩分别遭遇地雷爆炸伤、腿部弹片伤与气压伤(爆炸冲击波导致的内脏或软组织损伤);23岁女孩腹部、手臂、腿部均受弹片贯穿伤,合并地雷爆炸伤,目前情况危急;第四名伤者面部与胸部被弹片划伤,因伤情较轻无需住院。格拉德科夫特别提及,事发时几名青少年正处于户外活动状态,未及时躲避袭击。
四个村庄均出现平民伤亡,最年幼受害者仅12岁:
YasnyeZori村:无人机袭击直接波及一辆行驶中的汽车,车内男子受伤后被送往市医院住院治疗;Gora-Podol村:一名男子腹部遭弹片击中,所幸伤口未穿透腹腔,暂无生命危险;Zamość村:一名妇女因爆炸产生的气压波受伤,已接受住院观察;Maysky村:12岁男孩肩膀被弹片划伤,同时确诊地雷爆炸伤,是此次袭击中最年轻的受害者。格拉德科夫于通报中清晰表明,20名伤者均获及时医疗救助。州立医院迅速开启“冲突伤员应急通道”,优先统筹调配外科与创伤科的医疗资源。这种快速响应机制源于别尔哥罗德的“高频遭袭经验”,据公开通报统计,2024年以来该州已遭遇超50次无人机、炮弹袭击,累计造成平民伤亡超百人,当地早已建立“通报、救援、善后”的标准化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格拉德科夫始终通过Telegram发布袭击动态,这一渠道已成为当地民众获取安全信息的核心途径。2024年1月的袭击事件中,他同样通过该平台第一时间通报炮弹落点与伤亡情况,帮助民众快速避险。
此次袭击虽未造成平民死亡,但20人的受伤规模与青少年受害者的出现,再次引发对“无人机作战平民保护”的争议。别尔哥罗德州紧邻乌克兰东北部,作为俄方边境门户,其民用设施频繁遭袭的现状,折射出俄乌冲突向非前线区域蔓延的风险。
来源:小志一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