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道御术”是一个极具深度和智慧的东方哲学理念,它深刻地阐述了核心指导原则(道) 与具体方法技巧(术) 之间的关系。
“以道御术”是一个极具深度和智慧的东方哲学理念,它深刻地阐述了核心指导原则(道) 与具体方法技巧(术) 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以道御术” 指的是用根本性的规律、原则和方向,来统御、指导具体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来深入解析这个概念。
一、核心概念解析:道与术的关系
· 道: 是根本、是规律、是方向、是价值观、是战略。它通常是抽象的、宏观的、不变的。
· 例如: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个人的“做人原则”,艺术的“神韵意境”,治国的“仁政思想”。
· 特点:内在的、本质的、具 有普适性和长期性。
· 术: 是方法、是技巧、是工具、是路径、是战术。
它通常是具体的、微观的、可变的。
· 例如:企业的“营销策略”,个人的“沟通技巧”,艺术的“笔墨技法”,治国的“法律法规”。
· 特点:外在的、形式的、具 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二者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
1. 道为术之魂: “道”为“术”提供了灵魂和方向。
没有“道”的指引,“术”就像无头苍蝇,可能效率很高,但方向错误,甚至危害巨大。
· 例子: 一个公司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道,那么它开发的“精准推送算法”(术)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
但如果一个公司以“最大化利润不择手段”为道,同样的算法就可能被用来大数据杀熟、传播虚假信息。
2. 术为道之体: “术”是“道”得以实现的载体和体现。
再崇高的“道”,如果没有“术”作为支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 例子: “仁政”(道)的美好理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减税政策”、“司法改革”、“民生工程”(术)来实现。
3. 以道御术,而非以术代道: 这是核心。
要用“道”来驾驭“术”,让“术”为“道”服务。
不能本末倒置,沉迷于“术”的精巧而忘记了最初的“道”。
一旦“术”背离了“道”,就必须调整“术”。
二、实际应用举例
1. 企业管理:
· 道: 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创新、合作”)。
· 术: KPI考核、营销方案、管理制度。
· 以道御术: 制定任何管理制度(术)时,都要审视它是否符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道)。
例如,不能为了完成销售KPI(术)而欺骗客户,违背“诚信”之道。
2. 个人成长:
· 道: 人生目标与原则(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专家”)。
· 术: 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社交技能。
· 以道御术: 选择学习什么技能(术)时,应服务于你的人生目标(道)。而不是看什么热门学什么,最后样样通、样样松,迷失方向。
3. 教育:
· 道: 启发心智、培养健全人格。
· 术: 考试、刷题、记忆口诀。
· 以道御术: 使用“刷题”等方法(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启发思考(道),而不能让考试分数成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导致学生变成“考试机器”。
4. 传统文化(如中医、武术):
· 道: 阴阳平衡、天人合一。
· 术: 针灸、方剂、拳法招式。
· 以道御术: 一个高明的中医开药方(术),不是简单地对症下药,而是会根据病人的整体气血阴阳状况(道)进行综合调理。
武术高手运用招式(术),也遵循着内在的发力规律和哲学思想(道)。
三、如何做到“以道御术”?
1. 明道: 首先必须深刻地思考并明确自己的“道”是什么。
对于个人,是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组织,是使命、愿景。
这是一个不断内省和探索的过程。
2. 精术: 在明确方向后,要刻苦钻研、熟练掌握实现“道”所需要的各种“术”。
空有理想而没有能力,是无法成事的。
3. 知行合一: 在行动中,时刻用“道”来检验和校正“术”。
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的做法,是否符合我的初衷和原则?”
4. 持经达变: 坚守根本的原则(持经),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和改变方法(达变)。
这就是“道”不变而“术”常变。
总结
“以道御术”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和管理哲学。
它强调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确保我们的行动始终航行在正确的航道上,而不仅仅是关注船划得多快。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方法和效率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初心和根本。
在当今这个技术、方法日新月异的时代,“术”的更新速度极快。唯有把握住那个相对不变的“道”,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保持定力,行稳致远。
来源:寧静致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