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创演团队解锁艺术“魔法” 48分钟直播吸引超8万人次围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0:05 1

摘要:10月23日下午3时30分,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四川观察”《“星”朋友来了》栏目第144期直播准时开播。节目特别邀请《邂逅》导演李西宁、编剧赵智敏及主演李瑶、李阳冉齐聚直播间,为观众揭开这部匠心之作的创作密码。

南充魔术《邂逅》金菊奖后冲刺文华奖

《邂逅》演出现场。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梁洪源摄

创演团队做客直播间。(视频截图)

当前,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正火热进行。四川省共有6部作品入围终评,南充市杂技团创排的魔术节目《邂逅》便是其中之一。

10月23日下午3时30分,四川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四川观察”《“星”朋友来了》栏目第144期直播准时开播。节目特别邀请《邂逅》导演李西宁、编剧赵智敏及主演李瑶、李阳冉齐聚直播间,为观众揭开这部匠心之作的创作密码。

A从创意萌芽到巅峰舞台

“这是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浪漫故事。”导演李西宁的开场介绍,瞬间将观众带入《邂逅》的唯美意境。这部作品以“魔术+舞蹈”为独特表现形式,将传统“变伞”技艺与拉丁、探戈等舞蹈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效果。

《邂逅》的成长轨迹颇为亮眼:2024年正式创排完成,同年便在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中斩获“金菊奖”,实现了四川省在“金菊奖”上的历史性突破。今年8月,作品成功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并于10月13日完成终评演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见证着创作团队对艺术品质的执着追求。

南充市杂技团团长、《邂逅》编剧赵智敏,在直播间娓娓道来作品的孕育过程。“创意源自团里创排的大型杂技情景剧《东方丝源》中的一个变伞片段。”赵智敏回忆,当时主创团队敏锐察觉到这类节目在全国舞台上的独特竞争力,遂在魔术大师曾辉的指导下,将这个片段精心提炼为独立魔术节目《飞花令·伞》。

2023年,《飞花令·伞》一举夺得第十二届上海国际魔术节舞台新人赛“金奖”,并入围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面对荣誉,创作团队并未止步,而是再度携手导演李西宁、魔术大师曾辉,对节目进行深度打磨升级,《邂逅》由此应运而生。

直播现场,主演们即兴展示的精彩片段将气氛推向高潮。优雅转身间变出的扇子,搭配扎实的基本功展示,引得直播间观众连连赞叹。“《邂逅》是部很有意境的作品”“南充团队太厉害,期待来成都演出”“魔术里藏着无限智慧”……网友们的热情评论不断刷屏。这场48分钟的直播,截至昨晚11时,已吸引了超8万人次观看。

B以精益求精的坚守挑战极限

成功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与坚守。直播中,导演李西宁首次披露了团队冲击文华奖背后的艰辛历程。

“从8月接到入围通知起,我们就启动了新一轮打磨提升。”李西宁介绍,团队不仅优化了演员阵容,将节目人数增加至7人,更令人惊叹的是,将变伞数量从原先的70把大幅提升至近100把。这一调整,对演员的体能、技巧及团队默契度均提出了极限挑战。

为精准呈现民国风情,演员们的服装也暗藏巧思。男演员的西装、女演员的旗袍均采用紧身设计,所有伞与扇子都要完美隐藏其中。更具难度的是,魔术表演需在拉丁、探戈的舞蹈节奏中完成,每一个卡点都要精准配合出伞、收伞动作,这对演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

女主演李瑶是团队中的“老将”,从《飞花令·伞》时期便担纲主演。她分享道,自8月启动强化排练以来,团队几乎每天都泡在排练厅,“一次次重复、磨合、优化,练废的道具伞就有数百把”。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汗水与坚持。

男主演李阳冉6岁便进入南充市杂技团学习,有着扎实的童子功功底。他透露,节目融合了大量舞蹈与剧情,演员走位范围广,这给魔术表演核心的“隐蔽性”带来巨大挑战。为在流动的舞姿中完美隐藏道具,他常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用手机录制视频后逐帧回看调整,甚至随身携带道具利用碎片时间练习,力求达到人道具合一的境界。

据悉,目前《邂逅》能否摘得文华奖桂冠,尚待官方正式公示。南充市杂技团团长赵智敏表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团队都将始终坚持创作优秀作品,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

相关新闻

《邂逅》入围文华奖 南充文旅借势“出圈”

本报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谯灵敏)随着南充市杂技团魔术节目《邂逅》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其创作灵感来源地——南充的文旅资源也获得广泛关注。10月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发布专题报道《解锁文华奖入围作品同款!四川这6个打卡地有来头》,其中重点推介了南充的六合丝绸博览园与西山万卷楼景区两大特色文旅地标。

作为《邂逅》创作灵感的重要源头,六合丝绸博览园通过缫丝工艺探秘、扎染手工体验、杂技剧《东方丝源》展演等多元项目,成功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体验。2023年,该园区成功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园内的丝绸源点广场古木参天,园内历史建筑与现代文旅元素交融共生,游客在游览中可直观感受百年丝厂的辉煌过往。如今,这座百年丝厂正以“工业遗产+文旅创新”的模式焕发新生,成为历史爱好者、摄影达人和亲子家庭青睐的热门打卡地。

西山万卷楼景区同样是南充历史文化的核心地标。景区由安汉城楼、谯公祠、紫云阁、陈寿读书台等建筑构成,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其中,谯公祠专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臣、著名史学家陈寿的老师谯周而建,祠内现存谯公巨幅画像及生平事迹壁画,祠后还保留着古墓原貌,是游客凭吊先贤、沉浸式感受三国文化的重要场所。

此次文华奖入围作品与地方文旅资源的联动推介,充分展现了南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借助文艺精品的创作与传播,南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以生动诠释,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谯灵敏

来源:南充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