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干支纪年还是公历纪年,是一个在书法创作中经常被讨论的问题。
使用干支纪年还是公历纪年,是一个在书法创作中经常被讨论的问题。
简单来说,两者皆可,但适用的场合和追求的意境不同。
总的来说,在传统和正式的书法作品中,使用干支纪年是更为常见和受推崇的选择,而公历纪年则更适用于现代、实用或面向国际的作品。
下面为您详细分析两者的优劣和适用场景:
一、干支纪年(推荐在传统创作中使用)
干支纪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纪年法,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而成,六十年一循环。
优点:
1、文化内涵深厚:
干支纪年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与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在气质上高度契合。
它能立刻为作品增添一份古雅、深邃的意境。
2、形式美感强:
天干地支的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结构美,写在书法作品中,与正文的笔墨、章法能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视觉上非常协调。
3、传统惯例:
从古至今,绝大部分经典的书法、国画作品都采用干支纪年落款,这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
遵循这一惯例,是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4、留白与想象空间:
干支纪年需要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来解读,这为作品与观者之间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门槛”,反而增加了作品的韵味和可探讨性。
缺点:
1、时间指向模糊:
对于不熟悉干支纪年的现代人(甚至许多中国人)来说,无法立刻判断出具体年份,需要查询或推算才能知道是公元哪一年。
2、存在重复性:
每60年一个循环,历史上会出现相同的干支年份,在考证年代时需要结合其他信息。
二、公历纪年
公历是国际通用的纪年法,使用数字表示年份。
优点:
1、清晰明确:
公历年份(如“2024年”)一目了然,任何人都能立刻知道作品的创作时间,没有任何歧义,非常便于记录和传播。
2、现代感强:
公历纪年代表着现代性和国际性,适用于具有现代设计感、探索性强的当代书法作品,或者内容与现代社会、国际议题相关的作品。
3、实用简便:
对于日常的、非正式的书法练习或记录,使用公历非常方便。
缺点:
1、文化韵味不足:
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的“二零二四”在形式上与传统书法的笔墨语言有时会显得格格不入,容易破坏作品整体的古典气息和协调性。
2、与传统审美有隔阂:
在追求古典意境的创作中,公历纪年可能会被认为“味道不对”,缺乏那份应有的书卷气和历史感。
三、如何选择?给您几点实用建议:
1、看作品内容和风格:
如果创作的是古诗词、名言警句等传统内容,或采用篆、隶、楷、行、草等传统书体,强烈建议使用干支纪年。
如果创作的是现代诗文、自创内容,或属于现代派、抽象派的书法艺术,使用公历纪年也无可厚非,甚至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2、看用途和场合:
用于参加传统书画展览、赠送国学爱好者、装饰中式空间等,首选干支纪年。
用于日常记录、公司题字、与国际友人交流等,使用公历纪年可能更直接有效。
3、采用折中/融合方案(最稳妥的做法):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受好评的落款方式,即两者结合使用。
格式:岁在甲辰二零二四年夏月 书于[地点]
优点:既保留了传统的雅致(“岁在甲辰”),又确保了时间的精确性(“二零二四年”),兼顾了传统美与现代实用性,能满足绝大多数人和场合的需求。
总结
追求传统韵味、文化内涵和形式美:选择干支纪年。这是书法艺术的“正宗”做法。
追求清晰、现代和实用:可以选择公历纪年。
希望两全其美,稳妥得体:采用“干支+公历”的混合纪年法。
对于书法创作者而言,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两种纪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