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钦州:别让平陆运河只成为“别人家的风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7 00:57 1

摘要:“明明有海有港有政策,怎么每次刷到‘北部湾崛起’,都像是别人的热闹?”

写在前面

“明明有海有港有政策,怎么每次刷到‘北部湾崛起’,都像是别人的热闹?”

防城港、钦州、北海……这些名字常被贴上“小众看海地”“平替三亚”的标签,但本地人更想问:

“看海能当饭吃吗?通道经济、港口经济、运河经济轮番上热搜,为什么GDP、人口、产业还是‘三低’?”

把“区位优势—现实尴尬—突围路径”一次讲透。如果你也关心“平陆运河时代我到底该冲还是躺”,直接收藏。

Part 1 为什么大家感觉“雷声大雨点小”?

1️⃣ 资源:海+港+边,牌面拉满

· 防城港:西部第一大港,万吨级泊位50+,与100多个国家通商。

· 钦州:保税港区+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全国首批沿海整车进口口岸。

· 政策:北部湾经济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金融改革,文件厚度全国第一梯队。

2️⃣ 现实:数据不会骗人

· 2024年GDP:钦州1902亿元,防城港1045亿元,仅为隔壁南宁(5460亿元)的1/31/5。

· 人口:钦州常住人口330万、防城港刚过百万,十年增量跑输全区平均。

· 产业:石化、冶金、浆纸“老三样”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0%以上,高耗能、高污染、链条短。

3️⃣ 体感:本地人的“三问”

① 工作——除了进厂、跑船、做边贸,年轻人还有别的选择吗?

② 配套——三甲医院、本科高校、演唱会,什么时候轮到自家门口?

③ 房价——防城港中心区一度冲到1.2万/㎡,如今二手挂牌6字头,涨了个寂寞。

Part 2 尴尬到底出在哪?

1️⃣ 产业:资源“粗加工”,利润“过路财”

· 原油→钦州炼化→成品油上船就走,留下污染和低端岗位;

· 进口铁矿→防城港→长钢坯→外地精深加工,本地只赚吊机费;

· “通道”变“过道”,GDP增长≠居民增收。

2️⃣ 空间:港、产、城“三张皮”

港口在海边,园区在港后,生活区又在10公里外。白天码头热火朝天,晚上回市区黑灯瞎火。人、钱、配套都聚不起来,谈何烟火气?

3️⃣ 体制:各自为政,1+1

钦州保税港区、防城港经开区、东兴跨合区,优惠政策“叠床架屋”,企业却得多头跑。港口、铁路、海关、边检,信息壁垒导致“货在等船、船在等泊”。

4️⃣ 生态:环保高压+邻避效应

中央环保督察点名:北部湾沿海三市“高污染项目扎堆、入海河流超标”。想上新项目?先拿排放指标,再搞产能置换,时间成本劝退一堆投资者。

️Part 3 平陆运河=救命稻草?

1️⃣ 时间线

· 2022.8开工,2026年底试通航,2030年达产。

· 从南宁经钦州入海,打通“西江—北部湾”最短出海通道,比绕道广州缩短560公里。

2️⃣ 官方剧本

· 货物:预计2035年货运量1.5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水上南昆铁路”。

· 产业:广西发布《平陆运河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钦北防被点名“江海联运枢纽、高端临港产业、航运服务集聚区”。

3️⃣ 民间担忧

· “船是别人的船,货是别人的货,我们会不会只赚过闸费?”

· 参照当年北部湾港“西南出海大通道”口号,十年过去,集装箱吞吐量仍不足深圳1/4。

Part 4 如何把“流量”变“留量”?4个破局点

1️⃣ 产业:把“粗加工”升级成“深加工+后市场”

· 钦州石化:从“炼油”延伸到“烯烃—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瞄准锂电池隔膜、光伏EVA胶膜料等爆品;

· 防城港钢铁:引进新能源汽车板、电工钢、氢还原炼铁示范线,把1吨钢附加值由300元拉到3000元;

· 国际采购:利用原产地累积规则,做东盟水果、橡胶、燕窝的“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

2️⃣ 空间:港产城融合,做“微缩版新加坡”

· 钦州:以平山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核心,15分钟步行圈“码头—公寓—商场—学校”;

· 防城港:企沙半岛“港口+文旅”双轮驱动,白天跑码头、晚上逛海鲜夜市+音乐节,把人留下来。

3️⃣ 人口:先把“大学生”变“新市民”

· 钦州幼专、广西海洋学院、北部湾大学每年3万毕业生,本地留存率不到15%。

· 建议:政府出面与石化、新能源头部企业签“订单班”,毕业即入职;给工作满3年的本科生一次性5万元购房补贴(参考合肥“芯屏”人才政策)。

4️⃣ 制度:打破“三市三港”内卷

· 统一港口集团:整合钦州、北海、防城港码头资源,“一个品牌对外,一套费率对外”;

· 统一口岸监管:争取海关总署在钦州港设立“北部湾口岸监管中心”,一次查验、三港互认;

· 建立“北部湾航运交易所”,做船舶交易、船员派遣、航运金融,把高端服务留在本地。

Part 5 普通人的机会清单

1️⃣ 就业

· 航运数字化:运河通航后每年新增船舶2万艘次,需要AIS调度、电子航道图、船货匹配平台,程序员/产品经理缺口1000+;

· 新能源运维:钦州海上风电规划7GW,风机检修、海缆铺设月薪1.2W+,大专学历就能上车;

· 跨境直播:越南榴莲6—8月大量上市,保税仓+直播切片,单人月入百万不是神话。

2️⃣ 创业

· 社区咖啡+海港露营:在企沙/三娘湾做“码头+咖啡+露营”组合,投入30W,旺季日流水2W;

· 船舶生活补给:运河船闸待闸时间6—8小时,船上超市、快递代收、简餐外卖,毛利40%+;

· 冷链前置仓:把泰国山竹、越南巴沙鱼在钦州港拆箱分级,顺丰冷链次日达华东,政府还有补贴。

3️⃣ 投资

· 自住:优先考虑“港产城融合”核心区(钦州港中心区、防城港港口区),步行10分钟到码头or写字楼;

· 长租:高校、产业园周边30—50㎡,月租1500—1800元,年回报5%—6%;

· 商铺:跟着产业工人走,食堂、理发、药店、烘焙,刚需为王,别盲目追海景民宿。

️Part 6 给城市决策者的3个大胆建议

1️⃣ 把“环保”做成“产业”

· 引入央企做“北部湾蓝碳交易中心”,把红树林固碳指标卖给长三角、珠三角高耗能企业,碳汇收益反哺渔民转产。

2️⃣ 把“流量”做成“IP”

· 举办“北部湾运河音乐节”,对标海南万宁冲浪节,让集装箱码头、龙门吊、万吨巨轮成为最硬核的舞台背景。

3️⃣ 把“人才”做成“股东”

· 允许高端人才以技术、专利入股,政府产业基金跟投,把“打工人”变“合伙人”,参考东莞松山湖模式。

写在最后

防城港、钦州从来不是缺少风口,而是一直在等属于自己的“点火器”。

平陆运河就是那根火把,但火能不能烧起来,取决于我们:

· 政府敢不敢打破行政壁垒,把“通道”变“磁场”;

· 企业愿不愿把高附加值环节搬过来,而不是只赚过路费;

· 年轻人肯不肯留下来,把青春和创造力押注在这片海。

下一次,当别人再刷到“北部湾崛起”时,希望弹幕里不再是“广西又吹牛”,而是“我家就在风口上”。

评论区开放讨论:

你觉得防城港/钦州最该先补的短板是什么?

是缺一条地铁、一所985,还是一个真正给力的就业机会?

留言区见,我们一起把“遥远的地方”变成“此刻的故乡”。

来源:搬砖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