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8号下午三点,GELATO PIQUE的官方微博刚把“磁吸樱桃”四个字发出去,同款灰色开衫在天猫旗舰的库存就从三千件掉到两百件,只用了七分钟。
10月18号下午三点,GELATO PIQUE的官方微博刚把“磁吸樱桃”四个字发出去,同款灰色开衫在天猫旗舰的库存就从三千件掉到两百件,只用了七分钟。
很多人以为只是多了颗能抠下来的塑料樱桃,其实背后是把一件衣服拆成三件卖:开衫本体、磁吸樱桃胸针、还能再吸在包上当挂件。
厂家把辅料成本从一块八涨到四块二,却能把单价抬高六十块,毛利直接翻一倍。
消费者觉得自己买到“一衣多穿”,账算下来是花一份钱得三样,其实是花三份钱买一份布,情绪价值盖住了算盘。
潘通在10月20号凌晨公布的“Foggy Lilac”也一样。
色卡刚上线,鄂尔多斯工厂跟单部就把原有灰色纱线重新打样,加0.7%的紫染料,原来的“格雷灰”瞬间变成“雾灰丁香”。
同一缸纱,色号一换,吊牌价就能涨15%。
零售端更直接:之禾天猫店把旧灰色链接下架,新色上架,原价不变,却送“限量色卡纪念册”,两千册发完为止。
消费者觉得自己抢到“走在流行前面”,其实是把去年没卖完的灰毛衣重新染一遍,库存秒变新款。
颜色没有变聪明,变的是套路。
半裙的环保故事听起来最良心。
太平鸟10月21号发布的再生涤纶皱褶裙,比旧款贵三十块,却打出“减碳52%”的标签。
三十块摊到一条裙子上,等于每减少一公斤碳排消费者多付一块四。
看似为地球买单,其实是品牌把原料成本转嫁给买家:再生涤纶纱价本来就比普通纱低八百一吨,再算上裙摆内侧那条成本不到一块五的隐形抽绳,整体成本反而降了。
多收的三十块净赚二十五,环保成了利润最高的形容词。
三件单品凑在一起,核心动作都是“旧菜新名”。
磁吸樱桃把装饰变成玩具,Foggy Lilac把灰色变成紫灰色,再生涤纶把长裙变成“绿色”长裙。
名字换得快,库存转得更快。
厂家最怕的是消费者冷静下来,所以必须在十天内把故事讲满:微博热搜、小红书笔记、抖音直播间轮番轰炸,让“买”变成“抢”。
抢的人不会算碳排,也不会拆樱桃看背面有没有胶水痕迹,他们只担心“下一秒没货”。
真正该盯的不是樱桃也不是色卡,而是“可拆”这两个字。
衣服一旦模块化,品牌就能把辅料拆成配件持续卖。
今天卖樱桃,明天卖草莓,后天卖小白云,一颗胸针定价二十九,比一杯奶茶贵,却比一件毛衣便宜,下单不眨眼。
配件越卖越多,主衣越来越少,衣柜里永远缺下一颗“磁吸”。
循环不是环保,是循环赚钱。
环保皱褶裙也一样。
减碳52%听着宏大,可吊牌上没写的是:这条裙子必须低温手洗、自然晾干,只要进一次烘干机,面料寿命掉三成。
寿命短,回购就快,52%的碳排其实被提前报废抵消。
消费者多付的三十块,买的是“更快穿坏”的许可证。
绿色标签成了加速器的包装。
雾灰丁香最隐蔽。
紫调在灯光下明显,日光下又褪回灰,拍照滤镜一加,根本分不清是紫还是灰。
颜色模糊,搭配就模糊,去年买的灰裤子、灰围巾都能继续穿,看似省钱,其实是让旧衣继续沉睡。
新色没有淘汰旧色,只是给旧色一个继续躺衣柜的理由。
流行色每年一换,不是衣服不够,是衣柜太空。
三件单品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怎样让已经买过衣服的人,再次掏出钱包。
答案不是做得更好,而是叫得更新。
名字换得快,情绪就跟得快。
情绪到了,算盘就停了。
厂家赢的不是技术,是语速。
看完这些,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点“立即购买”,先翻一下自己去年买的灰色开衫、黑色半裙,再摸一摸它们身上的樱桃、褶皱、灰度。
它们真的旧了吗?
还是只是名字旧了?
如果今天把旧衣服重新穿出门,有人夸“颜色真流行”,你会开心还是失落?
开心,就说明流行是别人嘴里的字;失落,就说明钱包已经习惯了被名字牵着走。
下一次看到“磁吸”“雾灰”“环保”同时出现,先关掉直播,把衣柜门打开。
里面真缺那一颗樱桃,还是只缺一个还没被用过的名字?
留言告诉我,你上一次因为“新名字”下单的衣服,现在还在穿吗?
来源:勇敢的雪梨aI4Tv7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