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谈茶》第424期:普洱茶市场中的热度常青树——“老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3 02:55 1

摘要:前两天有两位外省的茶友带了三款30年以上的老茶来我这里共同品尝,一款是名震茶界的88青、一款是97水蓝印,还有一款是仅标注了年份是1982年的老茶,这个茶具体的情况不太了解,今天我结合我品鉴下来的一些感受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些年来一直火遍市场的所谓“老茶”。

(请在连接Wifi的情况下观看视频,土豪随意)

走遍千山万寨,带您发现普洱古树茶的价值!

行走于普洱江湖,信奉的是真实与自然!

——《老徐谈茶》

前两天有两位外省的茶友带了三款30年以上的老茶来我这里共同品尝,一款是名震茶界的88青、一款是97水蓝印,还有一款是仅标注了年份是1982年的老茶,这个茶具体的情况不太了解,今天我结合我品鉴下来的一些感受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些年来一直火遍市场的所谓“老茶”。

这些所谓的“老茶”在我看来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非常非常有名的,比如88青、97水蓝印、大白菜、绿大树、红印、五星班章、六星班章等等,这些茶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饼;第二类是不那么有名但年份很长的茶,比如六七十年代的,很多包装上都印有符合当年特点的宣传画或是语录,大概就是工农兵、为人民服务之类的东西,其实这种东西是臆造的,当年根本没有,不过现在的人挺相信的。另外还有更为久远的,比如清末民初的,只不过这种茶的数量都比较少,不常见。

第三类就是90年代的老茶,这类茶是最为普遍常见、数量最多的,常见于直播间或是当下网店中,最关键的是它们的价格看上去很便宜,一饼茶的价格基本都在几十块到一百多两百块的区间之内,这种价格确实是挺有吸引力的,比起大家之前认为的90年代老茶最便宜的也要几百块,一千多一饼的就便宜太多了,算下来大约只是它十分之一的价格,这种价格对人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就连我身边的朋友也尝试着去买过几次茶样。贪便宜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本性,更何况是便宜了那么多,肯定是会动心的,那上当也就在所难免了。

说说我们喝了88青的感受吧,茶友带大概一泡,一块大的加一些碎茶,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有问题,大家都知道88青是从香港回流回来的,在香港存储了少说也有10年左右的时间才开始有一定数量的回流到内地,在那边储存了那么多年,受潮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在这你别跟我说干仓了,肯定是没有的,多少都会带有仓味,即便你从2003年开始储存在昆明,茶饼表面的颜色看着也是会有些发闷的,没有同年份就一直存储在昆明的看上去那么亮,有油质感,但是茶友的这款88青看上去却很漂亮,油质感挺好的,这和我之前对88青的认知差了一大截,不过事情总是有万一,还是要开汤品了之后再说话才靠谱。

把茶放进盖碗咱们就加沸水进去冲泡,第一泡焖了十来秒出汤,洗茶,接着再往盖碗里面注水又焖了七八秒出汤,再一次洗茶,我们洗了两遍茶,汤色还是挺亮的,也有一定的油性,我还有些庆幸刚才我看了茶的表面没有说话,但是我拿起盖碗闻了一下茶香(闻香),闻到了一些异味,并没有我们常说的老茶陈香味,反而透着一股明显的仓味,还夹杂着一点点红茶的香味,这时我依旧没说话,再一次注水焖了五六秒就出汤,开始喝,茶水一入口就感觉到了不对劲,有仓味是很正常的,这些所谓的90年代老茶,尤其是95年以前的老茶有仓味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仓味的才是假茶,如果有人说我这茶是95年以前的,没有仓味,那基本上是假的。

而我们喝的这个茶是有过期的红茶味,这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的,再联想到之前看干茶的一个细节:那块茶的表面,也就是茶饼的正面,茶级不大对,7542是一个撒面茶,表面是用二级茶撒面的,但我们喝的这款,茶表面的级别低了不少,我看着像四级茶左右,下期我们接着分享。

来源:老徐谈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