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7.68万起的中型插混SUV,大空间+长续航,体验蓝电E5 PLUS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08:19 1

摘要:38万,一辆中型插混SUV直接开回家,这不是广告词,是10月18日蓝电官方把补贴算到极限后打出的真价格。

7.38万,一辆中型插混SUV直接开回家,这不是广告词,是10月18日蓝电官方把补贴算到极限后打出的真价格。

同一天,重庆两江工厂的生产排班表已经排到午夜12点,工人两班倒,日产能从240台拉到360台,PACK产线新添的机械臂还没完全调试好就开始上料。

老板在群里发了一句话:年底冲3万台,谁拖后腿谁加班。

先把价格掰开看。

入门版原来卖9.88万,厂家先砍1.5万,国家再补1万,用户实际掏7.38万。10月18日厂家把自砍部分加到2万,旧车再额外给3000置换金,等于裸车价直接压到7.38万,一分钱没涨,补贴全给。

同级宋Pro DM-i入门还要10.98万,银河L7起步11.37万,蓝电一次把门槛拉低3.6万,这3.6万就是孩子一年幼儿园学费,也是县城一套房的首付。

有人担心便宜没好货,蓝电把答案写进工信部第387批公告:34度电池包,205公里纯电续航,电机升到180千瓦,零百7.2秒。

数据不抽象,换算成日常就是:每天通勤4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高速超车不用提前留距离,一脚电门就能过去。

冬天怕掉电,懂车帝把零下10℃的测试场直接搬到牙克石,蓝电E5 PLUS实测续航达成率83%,比宋Pro高5个点,比银河L7高7个点,等于同样满电,别人到周五下班就亮红灯,你还能再跑一天。

油耗一样不玩虚的。

亏电状态实测5.1升,跟官方4.9升只差0.2升,按现在92号油价7.3元算,一百公里多花1.5元,一箱油也就贵十块,用户根本懒得计较。

对比同尺寸燃油车,动辄8升起步,一年跑两万公里,油费直接省出4000块,够给全家买一张去海南的机票。

智能座舱以前十万级插混能省就省,蓝电直接搬来华为HiCar 4.0。10月17日OTA推送,华为手机导航上车机不用二次登录,音乐播到一半下车,耳机自动续播。

连续对话60秒免唤醒,副驾说一句“我冷”,空调直接升两度。

非华为用户也别急,Flyme Auto Link、OPPO Car+一起升级,90%功能都能用,等于把高端车的体验拆下来装进十万块的车里。

安全方面,中汽研10月15日公布的C-NCAP成绩写得很细:86.3%综合得分,五星。

行人保护得分11.7分,比同批深蓝S7高0.9分,主动安全得分14.2分,比零跑C11高1.1分。

这些零点几分看着小,真撞上就是气囊早爆50毫秒、刹车提前1米的区别。

后续OTA再加3000元就能解锁L2+打灯变道和高速NOA,等于花不到一次保养的钱,车就多一双帮你扶方向盘的手。

交付慢曾是蓝电最大的坑。

三季度卖了18237辆,92%都是E5系列,工厂被订单追着跑。

赛力斯在财报会上直接摊牌:新增一条PACK产线,日产能拉到360台,11月起订车到提车缩到2-3周。

以前用户吐槽等车两个月,销售只能赔笑送脚垫,现在承诺写进系统,超时每天赔200元,真金白银比道歉信管用。

把以上动作串起来,蓝电在十月完成的不是简单降价,而是一次“把利润换成规模”的精准换血。

厂家少赚2万补贴,换来订单暴涨;产能扩张看似烧钱,却把提车周期压到对手一半;华为生态上车,直接抹平与高端品牌的体验落差;冬测五星双保险,让北方用户放心下单。

每一步都踩在销量转化的关键点上,没有一步多余。

有人算过账,7.38万买一辆续航真实、油耗低、空间大、能OTA的中型插混SUV,相当于用小型燃油车的钱买到一辆“半价问界”。

市场最可怕的不是降价,而是降价之后别人跟不上。

宋Pro想跟进,就得把利润压到负值;银河L7想跟进,得先解决产能不足。

蓝电用规模换成本,用成本换市场,一旦月销量爬上3万,供应链还能再降3%,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年底买车的人最现实,兜里十万,想要空间大、省油、冬天不掉链子、提车别拖到明年。

蓝电把这几件事一次性摆平,等于把选择题做成填空题:不用比来比去,直接签单。

7.38万买一辆能跑205公里、冬天不掉电、华为车机、五星安全、两周提车的中型插混SUV,这事放在去年没人信,今年蓝电真干了。

明年要是别的品牌也卖这个价,你敢保证他们不把电池偷偷缩成20度、车机换成老安卓、安全只过四星?

来源:多才云朵5R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