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连锁,掀起关店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00:21 1

摘要: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入选全国百强连锁、开创了福建连锁药房先河的泉州市东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医药"),已经从昔日的辉煌巅峰跌入门店大幅缩减的经营低谷。

01

福建首家连锁陨落

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入选全国百强连锁、开创了福建连锁药房先河的泉州市东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医药"),已经从昔日的辉煌巅峰跌入门店大幅缩减的经营低谷。

企查查信息显示,东南医药历史上共拥有364家分支机构的登记记录,但截至目前,其中已注销的门店高达209家,另有25家门店的执照被吊销,真正处于存续/在业状态的门店仅剩130家 。这意味着,与官网宣称的“202家门店”相比,其实际运营的门店数量已大幅萎缩近36%。

其主营业务的“失速”并非短期现象,而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企查查的数据揭示了其门店网络萎缩的具体时间线:大量的门店执照被吊销集中发生在2010年之前;而更大规模的门店注销行为,则多发生在2021年之前。这说明东南医药的收缩并非始于近期的市场寒冬,而是在十多年前便已埋下隐患。

究其原因,或与经营不善且多元化投资失误有关。不少业内人士将其指向了其母公司东南医药集团的董事长——余雄智。多位福建业内人士称,东南医药的老板做房地产,亏了不少钱。

企查查信息显示,余雄智的商业版图早已超越了医药领域,他深度涉足房地产行业,并亲自担任福州祥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一个更为致命的信号出现于2024年11月,该房企的股权被司法冻结。

回首过去,往事如梦。这家昔日的行业翘楚,一度是福建省医药零售行业的标杆。

百度百科数据显示,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18日,注册资本为2300万人民币,其诞生标志着福建省药品零售行业正式迈入连锁化经营时代 。公司的业务版图也颇为广阔,不仅涵盖了核心的药品零售与医疗器械经营,还延伸至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文化传播、食品销售、物流仓储及健康咨询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发展的雄心。

作为东南医药集团旗下的核心零售终端,东南医药集团对其寄予厚望,并在官网上描绘了一幅繁荣的景象。官网介绍道:

东南医药网络覆盖泉州所辖各市、县、郊区及农村地区,于2007年跻身全国医药连锁行业前50强,是福建省第二家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医药连锁企业,并于2014年8月通过了新版GSP认证及远程审方平台的验收。公司总部及连锁门店现有员工总数为100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942人,占总人数的 94 %。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896人占员工总数的89.4%。

这一系列数据,旨在塑造一个规模庞大、根基深厚、专业性极强的医药零售帝国形象。

然而,这与“企查查”所披露的形成显著数据矛盾,不仅体现在门店数量的巨大差异上,也反映在企业整体运营所呈现出的停滞感之中。为进一步了解其门店布局和运营规划,《第一药店财智》的记者多次拨打其官网公示的总机和招商电话,但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片收缩的颓势中,也有一丝微弱的扩张迹象。企查查显示,公司最新一次有新店开业记录的时间是在2025年6月,但无法改变其门店网络整体上处于净减少状态的严峻事实。

东南医药的失落,无疑为整个中国零售药店行业敲响了警钟:即便是一家拥有深厚行业根基、强大专业团队和良好市场开端的企业,一旦其管理层出现战略漂移,盲目投资,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不熟悉且高风险的非相关领域,就可能为整个商业帝国的崩塌埋下伏笔。

这种跨界投资的失败,其危害不仅在于消耗了企业的财务资源。更致命的是,它分散了管理层的注意力,侵蚀了对主业的战略专注度,最终导致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

02

告别野蛮生长时代

东南医药的案例,是药品零售行业野蛮生长时代终结的缩影。过去十数年,在政策扶持和资本扩张下,药品零售行业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那时候讲的都是“谁先开、谁先赚”,全国药店总数一度突破70万家大关。然而,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也随之而来。

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24年第四季度,中康药店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4,全国药店总数为700881家,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3%;较上季度下降了0.5%,这是近年来全国药店总数首次出现季度环比负增长。这被行业普遍视为一个历史性的拐点,标志着中国药店数量的增长神话终结,行业首次步入整体性的负增长区间 。

行业结构性调整之重,落到头部连锁药房上便是无可回避的转型之痛。2024年,国大药房战略性退出并关闭1270余家直营门店,其他头部上市连锁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店。

据中康药店通数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药店总数已从高点回落至69.5万家,环比、同比均下降。同时,连锁药店数、020门店数等都呈现下滑状态。

中康科技商用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在2025西普会上表示,目前国内药店总量已跌破70万家,行业进入真正的负增长阶段,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药店新店扩张仍在继续,但开店数量显著放缓,关店进一步加剧。

她指出,头部连锁药店在盈利压力下,开店扩张有所放缓,关闭亏损低效门店较为普遍。整体药品零售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同时,药店的结构是进一步向大型连锁集中。她提到,持续追踪2022年至今的药店数量结构以及连锁潜力值占比结构,发现整体上百强连锁的集中度持续提升,2025年Q1已达到53%的规模占比。

总而言之,当前的“关店潮”是中国零售药店行业走向成熟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出清过程,将有效淘汰那些经营不善、缺乏竞争力的落后产能,从而促使整个行业向着更高效、更专业、更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方向发展。2025年,医药零售行业将继续在压力中前行,并进入转型调整的“深水区” 。

未来,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并提供差异化健康服务的企业,必将在洗牌后的新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