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客流量1.68亿人次!宝鸡公交的 “便民密码” 藏不住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7:15 1

摘要: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省宝鸡市,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交通区位,自古就是连接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周秦故里,交通为民”,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宝鸡始终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不断织密便民交通网络、提升出

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陕西省宝鸡市,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交通区位,自古就是连接西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交通枢纽。“周秦故里,交通为民”,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宝鸡始终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理念,不断织密便民交通网络、提升出行服务品质。宝鸡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鸡公交)的探索与实践,更是这一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近日,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宝鸡,看公交车轮滚滚向前,在金台观的晨钟与石鼓山的晚霞间织就流动图景。

2025年“我的公交我的城”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宝鸡。

结合城市规划 做好配套服务

“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民生保障的重大事项。”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胜仁表示。近年来,宝鸡公交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触角、赋能产业园区、支持城市建设,成为宝鸡市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7时30分,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员工王春利来到家附近的火车站公交车站候车;7时40分,公交通勤车准时发车;8时40分到达中车时代阳平厂区。“通勤车太方便了,要是我自己开车,每个月光油钱就得1000多元。”王春利说。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宝鸡市重点工业企业。2023年,位于陆港大道东段的阳平厂区投入使用,但职工基本都在市区居住,两地相距约35公里。一时间,职工通勤成了难题。得知情况后,宝鸡公交主动上门联系,开通火车站至阳平厂区的公交通勤车,方便企业职工上下班。

宝鸡被誉为工业重镇,“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一批老工业企业落户宝鸡,在清姜街道、姜谭路、十里铺、福临堡等地形成了一批工业聚集区。宝鸡公交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把支持工业发展作为重点,早期公交线路的布局多围绕工业聚集区展开,公交车成为企业职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当初的工业聚集区如今已变为一个个产业园区,一些老企业也选新址、建新厂,无形中拉大了职工的出行距离。为此,宝鸡公交顺应发展需要,根据企业、园区等固定出行需求,开通“点对点”专线,定时定点发车,减少换乘,提升通勤效率。

高端装备产业园是宝鸡市最早建设的工业园区,也是宝鸡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之一。园区有76家企业,4000余名职工。2019年,园区刚建好,公交线路就同步开通。目前,已有8路、56路、57路等多条公交线路覆盖园区运营。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公共交通极大地促进了园区发展,助力我们招商、企业招工。园区入驻的企业多了,带动周边地产、商业同步兴旺起来。”宝鸡高端装备产业园工程开发项目部负责人魏胜利说。

行政中心枢纽站。

“5年前这里还是农田,现在公交车都通到家门口了。”宝鸡市蟠龙新区居民赵强指着窗外的70路公交车说。“作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科技新城区域目前已开通两条常规公交线路、4条定制公交线路和5条助学公交线路,服务辖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居民区。”宝鸡市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郭义龙说。随着宝鸡城市骨架逐渐拉大,公交线路如同触角,率先延伸到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公交不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鸡公交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儆介绍,近年来,宝鸡公交紧跟全市“东进、南控、西优、北延、中强”战略布局,公交线路结合城市规划开通,围绕大型社区、产业园区、学校、重点商贸企业等做好公共交通配套服务,确保城市建设到哪里,公交配套就跟进到哪里,公交发展与城市建设同频共振。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宝鸡公交营运线路总长度从796.3公里增至970.6公里,公交线路从56条增加到66条。如今,宝鸡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101辆,建成公交专用道53.2公里,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3.38公里,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44.4%,年运营里程达6608.7万公里。2024年,宝鸡公交客流量突破1.68亿人次,运营效率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位居前列。

织密公交便民网 覆盖出行全场景

从姜子牙垂钓的钓鱼台,到全国规模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从文化氛围浓厚的茵香小镇,到充满地道西府风情的西府老街、陈仓老街……宝鸡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分布着25个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已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

去年7月,宝鸡公交开通游88路公交旅游专线,从宝鸡市区行政中心发车,开往钓鱼台景区,线路总长28.9公里,全程设47个站点。车厢内,车载电视播放着景区宣传片,拉手环上印有“姜太公钓鱼”的典故,挡板点缀着水墨风格的景区插画,灯箱则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历史故事。“还没到景区,在车里仿佛逛了一趟‘微型博物馆’。”西安游客李敏举起手机记录下车厢的每一处细节。此外,宝鸡公交还开通了火车站至西府天地的游19路、新宝路至天台山景区的游66路。

游88路公交旅游专线。

为提升市民游客假期出行体验,宝鸡公交创新推出“假日畅行套票”,于今年端午节首发,逢重要节假日定期上线,设单日、双日、三日及五日等多种套票。购买相应套票,即可不限次数乘车。

节假日期间,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运行的关键。杨儆介绍,每逢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宝鸡公交都会主动对接宝鸡南站,依托“公铁联运信息群”实时掌握高铁增开动态,同步调整公交运力、加密南站接驳班次,确保旅客“零滞留”。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针对夜间临时高铁密集抵达的情况,宝鸡公交提前谋划、精准调度,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累计增发公交车36辆次,安全运送旅客超千人次,成功化解夜间高峰客流压力。

10月2日至4日,宝鸡银杏音乐节吸引了省内外上万名乐迷。除了常规公交线路,宝鸡公交还开通了经二路火车站摆渡点和宝鸡南站摆渡点至银杏音乐广场2条日间免费接驳专线。音乐节期间,每天18时至23时,宝鸡公交还运行2条夜间免费疏散摆渡专线。3天时间,免费接驳专线共运送乘客5.8万人次。

“除了银杏音乐节,我们在啤酒音乐美食节、周文化旅游节、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期间都会开通定制公交专线,做好交通服务保障。”杨儆表示。

在宝鸡,密集的公交线网就像一张“便民网”,将商业区、学校、医院、居民区等串联起来,市民出门就能乘公交,想去哪里都方便。在持续优化公交线网的同时,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宝鸡公交创新推出定制通勤公交、助学公交、社区公交、新快线、延点公交等个性化公交,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畅通。

截至目前,宝鸡公交为全市11家企业开通定制通勤公交,根据企业作息调整发车时间与路线;开通93条助学公交专线,日均服务学生近8000人次,方便学生上下学的同时,有效缓解学校周边拥堵问题。

宝鸡开通93条助学公交专线。

便捷触手可及 调度运转高效

“以前等公交全靠碰运气,不知道车还有多久到,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到车辆实时位置,即便遇上堵车也能掐点出门,不用白耗时间。”打开宝鸡行App,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公交线路、车辆实时位置等信息,精准把控乘坐公交车的时间。

“过去公交调度全凭人工经验,由于对高平峰客流和道路情况掌握不及时,很难做到车辆和乘客有效匹配。”高永刚坦言,这曾是公交运营调度的一大痛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宝鸡公交于2008年启动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建设,在当时相关技术尚属空白、可借鉴经验有限的情况下,宝鸡公交克服困难、大力攻坚,于2011年建成并投用该系统,为公交运营调度管理按下“升级键”。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堪称宝鸡公交运营调度能力提升的“里程碑”。一方面,该系统实现了车辆实时位置、运行路线、客流密度及道路状态等多源数据可视化呈现,为精准调度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它承担起“数据大脑”角色,为后续推出的手机App、电子站牌及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

在宝鸡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更新每辆公交车的位置、速度和运行情况等信息。“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能根据站点实时客流、道路拥堵情况,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比如早晚高峰时段会智能加密发车班次,最大限度缩短乘客候车时间。”高永刚介绍,智能调度系统投用以来,宝鸡公交不仅构建起多级调度、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运营调度管理体系,更在车速精准控制、交通事故预防、线路正点率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依托该系统,宝鸡公交进一步延伸服务链,2015年起,在市区主要路段、重点站点逐步建成112个智能公交电子站牌。这些站牌可实时滚动显示线路站点、车辆到站倒计时等,让市民在站台就能“看得见”车辆动向,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智能公交电子站牌。

科技不仅让市民出行更便捷,也为公交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每辆公交车的车内及车外情况,我们都能通过实时画面精准掌握。”高永刚指着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说。据了解,宝鸡公交为每辆车配备8路监控视频,监控范围从驾驶位延伸至车厢后部,从车头正前方覆盖至车身两侧。该平台还支持视频回放、定位查找车辆位置,确保迅速发现、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为提升公交车辆日常检查效率与准确率,宝鸡公交推出机务平台App,驾驶员通过手机即可对全车灯光、仪表、电路系统等关键设施进行一键巡检。“过去巡检全靠肉眼看,不仅耗时久,还难免会有疏漏。现在,机务平台App有明确的检查标准与指引,还能自动记录检查数据。”高永刚说。

链接

网约公交:按需定制 智慧灵活

“用宝鸡行App预约网约公交,十几分钟就能抵达单位,很便捷。”在高端装备产业园上班的宝鸡市民李俊梅对这项新服务赞不绝口,小巧灵动的迷你公交行驶高效,预约流程顺畅、站点停靠有序。8月27日,网约公交在宝鸡市高新区试运行,这种“按需响应、灵活高效”的智慧出行模式,正成为当地市民破解“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新选择。

宝鸡网约公交的推出,源于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需求。随着高新区宝鸡南站片区等新建区域不断发展,传统常规公交因客流分散面临运营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的问题。为填补公交服务空白,宝鸡公交依托宝鸡行App搭建服务平台,打造覆盖高新区8.8平方公里区域的网约公交网络,包括高端装备产业园及多个新建居民区。乘客只需进入宝鸡行App网约公交模块选择上下车点,系统便会自动匹配车辆、规划路线,还能实时推送车辆位置信息。

网约公交采用6米纯电动车。

在运营模式上,宝鸡网约公交充分体现“智慧化”与“灵活性”。其核心优势在于“按需定制”,系统会结合实时路况与同方向乘客订单生成最优合乘路线,全程无固定行驶路线,仅在有订单的站点停靠。高永刚介绍,网约公交运营区域内设置181个站点(含54个虚拟站),覆盖居民区、商业区、产业园区等核心区域。每天7时至20时的13个小时运营时段内,10辆6米纯电动公交车循环服务,单车覆盖约0.88平方公里,平均匹配时长仅75秒,乘客等待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试运行近2个月来,宝鸡网约公交成绩亮眼:累计完成订单2.1万单,服务乘客2.8万人次,日均完成460单,完单率达65%。“开私家车上班遇到早晚高峰常堵车,现在坐网约公交,既不用找停车位,还能为环保出份力。”宝鸡市民张先生表示。试运行期间,网约公交实行每人次1元的优惠票价,正式运营后票价改为每人次3元。

在宝鸡市高新区街头,贴着“网约公交”标识的纯电动公交车穿梭往来,成为城市的一道新风景。高永刚表示,宝鸡公交持续关注网约公交运营效果,根据市民反馈优化系统功能与车辆调度,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优化调度算法。

“地空双证”培训 宝鸡公交驾校尝鲜

“一次学习拿到两个执照,找工作时选择更多了。”近日,在宝鸡公交驾校完成培训的学员王磊,手持汽车驾驶证和无人机执照,顺利入职一家电力巡检企业。这是宝鸡公交驾校创新“地空双证”培训模式,助力求职者拓宽就业路的实践案例。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专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作为拥有50余年驾培经验、累计培养超3万名驾驶员的国有标杆驾校,宝鸡公交驾校主动把握产业发展机遇,与陕西壹控智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陕西壹控智飞)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无人机执照+汽车驾照”双证联考平台。

公交驾校创新“地空双证”培训模式。

这一创新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宝鸡公交驾校拿出120余亩标准化训练场地,提供成熟的驾培管理体系与教练团队;陕西壹控智飞则凭借中国民航局认证的培训资质,带来专业的无人机教学资源。学员无需奔波多地,在同一平台即可系统学习掌握驾驶技能与低空飞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能够获得驾照和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通用无人机电子执照。

宝鸡公交驾校副校长张宏强介绍,今年6月项目推出以来,“地空双证”培训已为社会输送300余名复合型技术人才。这些学员中,有人投身农林植保领域,操控无人机为农田精准喷洒农药;有人加入电力巡检队伍,利用无人机排查线路隐患;还有人进入影视航拍行业,用空中视角记录美好瞬间,实现“培训即就业”无缝衔接。同时,培训业务的开展也盘活了公交场站闲置资源,降低场站闲置率,为驾校带来稳定收益。

未来,宝鸡公交驾校计划针对退役军人、企业职工等群体推出精细化定制课程,完善“理论+实操+认证”一体化教学体系。“我们希望持续为低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专业人才,为宝鸡智慧交通建设贡献力量。”张宏强表示。

作者丨刘文超 牛聪

图片丨宝鸡公交

责编丨刘文超 郭琪

审核丨闫新亮

监制丨陈林

来源:交通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