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山西吕梁的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次寻常的上山游玩,竟捡了个“大便宜”。他随手从山上带回来一块枯木头,原以为只能当个普通摆设,没想到后来竟被识货的商贩以1800元高价买走,让人直呼看不懂。
2014年,山西吕梁的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次寻常的上山游玩,竟捡了个“大便宜”。他随手从山上带回来一块枯木头,原以为只能当个普通摆设,没想到后来竟被识货的商贩以1800元高价买走,让人直呼看不懂。
这块看似不起眼的枯木,正是曾一度被宣布 “野外灭绝”的珍稀植物——崖柏。那么,崖柏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植物?为何能引得收藏者们竞相追捧?科研工作者们为了恢复其种群,又做了那些努力呢?
2014年6月,山西吕梁文水县的陈先生在附近山区游玩时,偶然被陡峭山坡上一件特别的物件吸引。这是一块外观奇异的枯木根,表面凹凸不平,木质密实,纹理蜿蜒曲折。陈先生越观摩越觉得有意思,便顺手把它带回了家。
回家后,陈先生认为这件“天然艺术品”难得一见,便将它作为一件“稀罕物”摆在了工艺架上。果然,来访的朋友们都被它奇特的外形吸引,纷纷拿在手中端详把玩,但当时谁也说不清这究竟是什么木材。
直到一位懂行的朋友来访,才认出这可能是珍稀树种——崖柏,并提示其价值不菲。陈先生半信半疑地来到当地木材市场,接连几家商贩都确认这是崖柏,争相开出收购价。最终,一位广东商贩以1800元买走了这块枯木。
原来在2010年前后,崖柏正是收藏界的热门。尤其是那些已经自然死亡,并在悬崖上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风吹雨打、彻底风化的枯死根干,这被称为“陈化料”或“脱骨料”。而陈先生捡到的,正是这样的好料子。
在极端恶劣的悬崖环境中,崖柏为了生存,会将丰富的油脂与养分输送到树干与根部。枯死后再经漫长风化,水分蒸发殆尽,木质异常稳定,油脂高度浓缩。打磨后不仅呈现丝滑质感,还散发一种独特的醇香。
峭壁上缺土少水、劲风不绝的环境,更塑造出崖柏千回百转的形态和如画纹理。这些特质共同成就了它在文玩圈中的独特魅力,也奠定了其不凡的收藏价值。
在植物学家眼中,崖柏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稀有的裸子植物之一,曾和3亿年前的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造成崖柏一度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树干每年仅增粗约0.15毫米。一棵碗口粗的树木,可能已在悬崖上挺立数百年。
其次是更棘手的繁殖问题:作为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雌雄花蕊之间居然存在成熟时间不同步的现象,这导致其自然授粉效率极低;即便结出种子,胚珠也常发育失败。在野外,几乎看不到自然萌发的幼苗,种群更新能力近乎为零。
此外,加之其独特的收藏价值驱使盗采行为频发,狭窄的栖息地又不断受人类活动侵扰,崖柏的生存状态雪上加霜。
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了“野外灭绝”物种。然而在1999年,我国科研人员在重庆大巴山考察时,意外又重新发现了其野生种群,一时轰动植物学界。
当然,仅有发现远远不够,一场拯救行动也在重庆雪宝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悄然展开。起初,研究人员尝试模拟自然授粉。在早春寒冷的山崖上,他们用塑料袋套枝条,进行摇晃来人工传粉,但这种“土办法”效果微乎其微。
转机出现在2012年。那一年,崖柏奇迹般迎来繁衍“大年”, 出现了几十年难遇一次的大面积结实现象。科研团队冒险攀崖,抢收约30公斤种子。这批珍贵种子如同火种,最终成功培育出40多万株种苗,实现了人工繁育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
有了种苗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科研人员采用了扦插与苗圃培育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不断优化基质配方和营养供给,成功将崖柏的育苗成活率从最初的25%逐步提升,最终稳定在85%以上。
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崖柏首次实现了规模化、工厂化繁育,为日后“重返山林”储备了充足的苗木资源。
截止2024年,雪宝山保护区通过种子育苗和扦插技术,累计培育出了数百万株崖柏幼苗。其中,超过70万株幼苗已离开了温暖的苗圃,被小心翼翼地栽种回野外,让数千亩山地重新焕发出崖柏的绿意。
同年,保护区又启动了规模更大的野外放归计划,预计将有110万株幼苗被送回山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幼苗并不只种回其祖先曾生长的原生峭壁,还有许多被特意栽植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
这正是看中了崖柏那强大到令人惊叹的生存能力。它们的根系能像网一样紧紧抓住贫瘠的土壤甚至岩石,从而成为修复受伤大地的“生态先锋”。
当然,对科研人员而言,最大的成就感不仅在于培育和放归幼苗,更在于见证这些回归山野的崖柏能够开花结果、自然繁衍。
那个期盼已久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秋。研究人员在野外监测中惊喜地发现,一批于2012年播种,2015年回归自然的崖柏,竟然结出了形态饱满、色泽健康的果实。
这说明这些在人类帮助下回归山林的崖柏,已完全适应野外环境,从“青少年”步入了“成年阶段”,完成了完整的生命循环。未来,它们将有望依靠自身力量形成可自然繁衍、持续壮大的野生种群,而这才是真正摆脱濒危状态的关键标志。
崖柏的故事就像一场生命的轮回。从差点永远消失,到如今重新点缀山岭,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它让我们看到,保护自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科研人员年复一年的坚守,是每一次小心翼翼的移栽,更是静待花开的那份温柔耐心。
如今,崖柏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禁私自采挖、买卖与流通。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它,不应再执着于将它占为己有、打磨成件,而更应去感受它跨越3亿年岁月的生命韧性,去理解这一场由人类亲手参与、并最终实现的物种存续奇迹。
来源:森罗万象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