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价值”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准,它不仅是居民幸福感的来源更是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凝聚。临夏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蓬勃的产业活力与独特的民俗风情,正悄然构建起一座“情绪价值之城”。你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价值”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标准,它不仅是居民幸福感的来源更是文化认同与归属感的凝聚。临夏市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蓬勃的产业活力与独特的民俗风情,正悄然构建起一座“情绪价值之城”。你看——
清晨,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智能温室里,工人正在忙忙碌碌的分拣玫瑰;午后,临夏市花卉艺术中心内,市民捧着玫瑰比花瓶搭配;傍晚,团结北路夜市鲜花摊主卢文肖扎好花束,念叨说:“以前顾客买鲜花问‘能开几天’,现在顾客问‘配我的裙子颜色吗’。”从温室到花摊再到市民手中,这束玫瑰的旅程,正是临夏消费观念变迁的缩影。
我现在位于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的玫瑰智能温室里!大家看我旁边这一垄垄玫瑰,开得多艳,现在每天都能产出20万枝送往市场,早不是以前那种“稀罕物”了。往常啊,玫瑰基本就奔着节日去,是过节才会买的应景东西;但现在不一样了,临夏人家里的餐桌、书桌上,都可能摆上一束。可能是下班路上随手买的,就为了让自己开心。你看,从“有用才买”的实用想法,到“喜欢就买”的悦己消费;从琢磨“值不值这个钱”,到在意“看着就舒心”的情绪价值,这一束束玫瑰,正清楚地透着咱临夏人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出镜记者 陈亚宁】
供给侧破局:智能温室让玫瑰走下
“节日专属高台阶”
在临夏亿农国际鲜花港的智能温室里,红色补光灯24小时为玫瑰“充电”,传感器实时调控着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这里没有“看天吃饭”的焦虑,只有四季恒定的“玫瑰春天”——通过荷兰引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每一株玫瑰的生长都被精准把控,AB级切花率稳定在90%以上。
“以前临夏人买玫瑰,得等七夕节、春节,还得靠外地运输,一枝能卖到十几块。”鲜花港技术员指着长势喜人的玫瑰花说。如今,这座曾因冬季寒冷干旱受限的城市,凭借高海拔、足光照的天然优势,加上科技赋能,2024年鲜切玫瑰产量突破7000万枝,总产值达1.8亿元。当日产20万枝玫瑰成为常态,玫瑰的价格降了一半还多,曾经的“节日奢侈品”,如今成了市民下班路上随手可买的“日常小确幸”。
在临夏市花卉艺术中心,工作人员喇美玲整理的货架上摆满了蝴蝶兰、百合等新品种。“以前只在节假日忙,现在每天都有人来挑花,有老太太买给老伴的,有年轻人买来摆在家里的。”本地产业的规模化、智能化,不仅打破了鲜花消费的季节与地域限制,更彻底降低了“悦己消费”的门槛。
临夏市花卉艺术中心负责人 喇美玲:我们花卉艺术中心平时游客比较多。这边瓶插花和鲜花种类丰富,而且我们还上了一些蝴蝶兰新品种,所以销量也是一直比较好。
需求侧转向:街头花摊里的“情绪经济学”
“每周一我都来买一束百合配玫瑰,就为了‘治愈周一综合征’。”在卢文肖的花摊前,刚下班的上班族们捧着花笑称。这样的场景,如今在临夏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傍晚的团结北路夜市里,市民们买完瓜果蔬菜,会顺手带一束玫瑰。
临夏市民 马涛: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高了,物质也比较丰富,这里的鲜花价格比较实惠,而且购买方便,感觉特别好。
“每月花200元买花,换的是推门回家时的好心情,这比囤打折洗发水更让我觉得‘值’。”市民唐卉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消费心态。曾经,人们衡量玫瑰的标准是“实用”:花苞大不大、能开多久、性价比高不高;如今,“喜欢”“舒心”“符合心情”成了新标尺。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临夏市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更是消费观念的升级——从“有用才买”的实用主义,转向“为情绪买单”的情感消费。
临夏市民 唐卉:我比较喜欢鲜花,平常会去鲜花港买一些。日常路过夜市他们这边的鲜花我觉得挺好看的,就经常过来买一些。主要就是取悦自己,因为平常看见这些美好的事物,心情也会变得好一点。
玫瑰不再是仪式感的“附属品”,而是成了装点餐桌、陪伴阅读、治愈疲惫的“生活必需品”,它所承载的“情绪价值”,正在重塑临夏人的日常生活。团结北路鲜花摊主卢文肖的账本,更能直观体现这种变化。
临夏市团结北路夜市鲜花摊主 卢文肖:我们销量还算可以,节假日比较火爆一点。周末要销售出去300枝左右,平常也就是一二百枝。玫瑰销售的比较多一点,玫瑰花大家比较喜欢买,就像这种艾莎,还有这个高原红玫瑰,白色的玫瑰,粉色的玫瑰,销售的话就比较多一点。
玫瑰之外: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
一束玫瑰的旅程,远不止从温室到花摊那么简单。在临夏市,玫瑰正成为串联“农、文、旅、商、研”的纽带——依托花卉产业,当地打造了花卉艺术中心、牡丹文化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农户通过参与花卉种植、加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牡丹、玫瑰衍生出的精油、花茶等产品,更延伸了产业链条。
临夏市不仅要让市民实现“鲜花自由”,还让玫瑰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花”。”临夏市秉持“为农、兴农、强农”初心,深化“花、农、文、旅”融合模式,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文、以文强农”的良性循环。如今,走在临夏市的乡村,既能看到智能温室里的科技范儿,也能感受到田间地头的烟火气,“赏花经济”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村民的收入,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共振,自然山水与人文关怀共生。临夏市必将成为一座“情绪丰盈之城”,让每个生活于此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答案。当更多人愿意为一束花、一份心情、一种生活方式付费,这座西北小城便不再只是“产花”,更在“产生活”——一朵玫瑰绽放的,不仅是四季不败的芬芳,更是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活力,以及人们对日子越过越有滋味的笃定与期待。
来源:临夏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