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盘指数探底时不少人慌了神,老叔当时就说 “别急,看清楚量和板块联动”。果然,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沪指、深成指均涨 0.22%,创业板指涨 0.09%,全市场近 3000 只个股上涨,涨停家数 72 家,封板率 72.73%—— 赚钱效应在线,但沪深两市成交
早盘指数探底时不少人慌了神,老叔当时就说 “别急,看清楚量和板块联动”。果然,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沪指、深成指均涨 0.22%,创业板指涨 0.09%,全市场近 3000 只个股上涨,涨停家数 72 家,封板率 72.73%—— 赚钱效应在线,但沪深两市成交额 1.64 万亿,较昨日缩量 239 亿,这 “缩量上涨” 的盘面,里面的门道得好好捋一捋。
深圳市刚发布的《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老叔我得给大伙划重点:力争 2027 年底培育 20 家千亿市值企业,完成超 200 单并购项目、交易总额超千亿,还得打造万亿级 “20+8” 产业基金群。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从资本运作、产业整合到资金支持的全链条布局。深圳本地股集体爆发,本质是市场对 “国企改革 + 产业并购” 的强预期 —— 这类政策驱动型板块,就得盯着 **“细则落地力度 + 主力资金认可度”**,后续可以持续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机会。
乌海 70% 露天煤矿因环保停产,523 家焦煤矿库存周降 12%,加上 10 月环保督查加码,煤炭供给端的收缩是实打实的。更关键的是,11 月供暖季临近,需求端还在 “预热”。主力资金净流入煤炭板块超 10 亿,8 只个股涨停,大有能源更是走出 8 连板 —— 资源类板块的机会,老叔我一直强调要抓 “库存周期 + 政策约束 + 季节需求”三重共振,现在这逻辑链环环相扣,板块的持续性值得高看一眼。
六氟磷酸锂价格 10 天跳涨 33%,9 月以来累计涨 44%;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攀升至 73.46%,进入繁荣区间 —— 锂电产业链的需求复苏,正强势向上游资源端传导。这类产业周期型机会,核心得看 **“价格弹性 + 产能利用率”**,涨价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供需格局紧张的直观体现,后续可以关注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动态变化。
谷歌 “Quantum Echoes” 算法实现对传统超算的超越,还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团队参与 —— 技术突破给量子科技题材打了一针强心剂。这类题材性机会,老叔我建议大伙 “快进快出,不恋战”,毕竟技术落地到商业应用还有距离,短期炒作的属性更明显。
政策驱动看 “共振”:像深圳国企改革,既要有政策细则(比如并购金额、基金规模),又要有资金真金白银的流入(板块涨停潮、主力净流入),两者共振才能走远。
周期板块盯 “数据”:煤炭看库存降幅、产能利用率,能源金属看价格涨幅、产能爬坡速度,用产业数据锚定机会,比猜涨跌靠谱得多。
缩量行情重 “聚焦”:成交额缩量时,资金很难雨露均沾,不如聚焦 1-2 条主线(比如今天的深圳 + 煤炭),分散布局容易 “竹篮打水”。
今天缩量上涨,说明市场分歧仍在 —— 有人趁反弹减仓,有人借回调布局。后续重点看两点:一是主线板块的持续性(比如煤炭能不能维持放量上涨,深圳国企改革有没有新政策跟进);二是量能能否回暖,若成交额持续萎缩,反弹的高度可能受限。
总之,当前市场是结构性行情,抓准主线、踩对节奏比盲目操作重要得多。大伙不妨把精力放在研究板块逻辑上,政策、周期、产业这几条线,总有适合你的机会。
来源:墨微微爱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