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门诊,我见过太多溃疡性结肠炎(我常简称为“溃结”)的患者了。看着你们因为反复的腹痛、腹泻、便血而痛苦,因为病情的反复而焦虑,我真心觉得,有些话必须得跟你们再强调一遍。
在门诊,我见过太多溃疡性结肠炎(我常简称为“溃结”)的患者了。看着你们因为反复的腹痛、腹泻、便血而痛苦,因为病情的反复而焦虑,我真心觉得,有些话必须得跟你们再强调一遍。
这个病,是个慢性病,也是个“生活方式病”。它就像一把在肠道里“小火慢炖”的火,药物的作用是往锅里加凉水,把火暂时压下去。但如果你不停地往灶台里添柴火,我这头加再多凉水,也总有压不住的时候,最后可能就是“锅干灶烂”,出现并发症,甚至需要手术。
所以,今天我不谈复杂的药理,就说三个最朴实、但你们最容易忽略的生活习惯。这三点,你要是能坚持住,比你吃再贵的药都管用。这是我和我的患者们打交道四十多年,总结出的经验。
第一,坚持“吃对饭”,把饮食记录当成吃药一样重要。
我知道让你们完全忌口很难,但“溃结”的肠道就像一块受了伤、特别娇嫩的皮肤,你硬是要用粗粮、辣椒、油腻大餐去摩擦它,它怎么可能好得快?
核心原则:分期而食。这不是让你一辈子只喝白粥。
急性发作期:这时候肠道在“着火”,必须吃温软、易消化、少渣的食物。烂面条、白粥、蒸蛋羹等。目的就是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和物理摩擦。粗纤维的蔬菜水果(比如芹菜、韭菜、坚果)、油腻的、生冷的、辛辣的,一定要杜绝。
缓解期:当病情稳定,肚子不疼了,大便也正常了,可以慢慢尝试添加新食物。但记住“一次一种,少量尝试”的黄金法则。今天试一小口西兰花,观察两三天,如果没事,再试下一种。这样你就能慢慢摸清自己肠道的“脾气”,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食谱。
我建议每个患者都备一个“饮食日记”,今天吃了什么,身体有什么反应,都记下来。别嫌麻烦,这比你稀里糊涂吃错了,再跑医院、加药量省事多了。
第二,坚持“睡好觉”,别拿熬夜不当回事。
很多患者复发,不是因为吃错了东西,就是因为熬了几个大夜,或者经历了一段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咱们的免疫系统像个双刃剑,“溃结”本身就是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错误地攻击了自己的肠道。而熬夜、劳累、压力,就是最直接的“免疫扰乱剂”。它们会让本就不稳定的免疫系统更加“疯狂”,从而点燃肠道里的炎症。
我常跟我的年轻患者说,你晚上11点后不睡觉,那不是熬夜,那是在“熬命”,而且是专门熬你那条本就脆弱的肠子的命。保证每晚7-8小时的优质睡眠,学会给自己减压(比如散步、听音乐、冥想),让神经和肠道都放松下来,这比什么补药都强。心情好了,睡眠足了,你吃的药效果都能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规矩用药”,千万别自己当医生。
经常有患者,吃了两天药感觉好了,就把药停了;或者听信某个偏方,把正规治疗扔一边。
“溃结”的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期,“维持用药”是王道。比如美沙拉嗪这类药,在你没症状的时候吃,是为了扑灭肠道里你看不见的“星星之火”,防止它再次燎原。你感觉好了,不代表病灶就彻底消失了。擅自停药,复发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一次可能比一次重。
我理解你们对长期吃药的顾虑,但请你相信你的主治医生。他们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最低的有效剂量来帮你维持稳定。医患的目标是一致的——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你最长时间的正常生活。你自己随意停药,等于是在疾病面前主动缴械投降。
最后,说点心里话,这个过程很磨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自律。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凡是那些能把这三点生活习惯坚持下来的患者,他们的病情都控制得非常理想,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甚至旅行、运动,和健康人没什么两样。
所以,听我一句劝,在治病这条路上,别光指望医生和药物,你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主角。把这三点记在心里,落到实处,咱们一起努力,稳稳当当地把日子过好。如果你也有上述相关问题,可以说说情况,给大家答疑。
来源:消化科王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