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肺癌手术后的病人,去做复查CT,结果不同医院的大夫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这说明癌症的复查里头,有个特别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事儿。
一位肺癌手术后的病人,去做复查CT,结果不同医院的大夫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这说明癌症的复查里头,有个特别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事儿。
得癌之后, 诊断和治疗是个很长的过程,治好了之后复查这事儿,更是得做好几年,甚至一辈子。好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会换不同的医院做检查,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研究说了,诊疗信息得连贯、完整,这对癌症病人活得长、活得好很重要。要是在一家医院,甚至还是同一个医疗团队做检查,那好处可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01 影像对比,是判断准不准的关键
癌症复查,主要就是看前后的医学影像,看看是不是严重了、又回来了,还是好转了。放射科和临床大夫的判断,很大程度上要靠跟以前的影像做对比。
在同一家医院,影像数据都存在一个系统里。病人再做检查,大夫马上就能调出以前的影像一块儿看。这样就能发现非常细微的变化,对早点发现复发或者转移特别重要。
要是换了医院,新医院的大夫没法拿到以前的原始影像,只能看纸质报告或者光盘里的部分数据,信息少了很多。报告上写着“稳定”,可能是在没仔细对比的情况下说的,有可能会看漏了。
02 病理标本还能再用,能给治疗指新方向
治癌症,病理诊断是金标准。第一次治疗的时候,取的肿瘤组织标本(石蜡块或者白片)会一直存在第一次做活检或者手术的医院病理科。
要是怀疑复发了,或者要换治疗方法,可能得做基因检测,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治疗方法。这时候,一般就得用第一次手术或者活检的肿瘤组织标本。
如果复查的医院不是第一次看病的医院,那调病理标本就麻烦了,还得花时间,甚至可能会耽误治疗。要是在同一家医院,病理科就能很快调出原始标本,方便做后面的分子检测,这对做精准治疗方案特别重要。
03 医生更懂你,连续性诊疗风格很重要
每个大夫的看病思路和写病历的习惯都不太一样。要是长时间跟着一个大夫或者一个医疗团队,他们对你的病情特别了解。
他们知道你对什么药过敏,有什么副作用,甚至知道你的心理状态和经济情况。这些情况加起来,能帮助大夫给你定一个最靠谱的复查和治疗方案。
换医院就得跟新的大夫重新说一遍病史,漏掉啥都可能影响判断。而且,跟熟悉的大夫也好沟通,能建立信任感。
04 别重复检查,省钱省时间
现在看癌症都讲究精准医学,检查项目多,还贵。要是在不同医院来回跑,最大的问题就是非标准化检查结果可能不通用。
因为不了解其他医院的检查设备、技术和诊断水平,大夫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会让你重新做一遍检查。这样既要多花钱,又浪费时间,搞不好还会因为检查耽误治疗。
而且,重复检查就得重复接受辐射(比如CT),或者打造影剂,这些对身体都没好处。
05 多学科会诊,能定出好方案
现在治癌症都强调多学科会诊,就是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的专家一起讨论,给你定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果你一直在同一家医院复查,一旦发现新问题,你的主治大夫就能马上找院里的专家会诊,肯定比新医院只看一部分资料做出的判断要好得多。但需注意,如果原医院设备落后、专业不足或患者异地就医,换医院可能是必要选择,需权衡信息连贯性与医疗资源质量。
案例一
张先生,65岁,三年前在一家肿瘤中心做了左肺上叶癌手术,术后病理是肺腺癌。之后他一直在这家中心定期复查。最近一次复查CT,报告上说左肺门区新发现一个小淋巴结,大概0.8厘米,建议密切观察。张先生特别担心,以为是淋巴结转移。
他的主治大夫马上调出他手术后所有的CT影像,在专业显示器上一层层地对比。大夫发现,这个新出现的淋巴结其实一年前就有了,当时大概0.7厘米,两年半前大概0.6厘米。
因为长得特别慢,形态也好,而且离手术的地方很近,大夫结合病史,判断这是手术后的反应,不是转移。他让张先生三个月后再复查一次,避免了不必要的PET-CT检查或者穿刺活检。
如果张先生这次换了家医院检查,新的大夫没他以前的全部影像资料,只看一份写着新发现淋巴结的报告,很可能会建议他做更激进的治疗,这样既要多花钱,又让人担心。
案例二
李女士,48岁,五年前因为右侧乳腺癌在一家大学附属医院做了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是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她做了辅助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一直在那家医院复查。最近,李女士觉得骨头疼。在那家医院复查骨显像和CT后,发现是多发骨转移,复发了。
因为她所有的原始资料都在这家医院,肿瘤内科大夫马上组织了多学科会诊。病理科很快提供了她五年前的手术肿瘤标本,做了全面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她的肿瘤组织有PIK3CA基因突变。根据最新的研究,会诊团队给她定了内分泌治疗加PI3K抑制剂的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治疗三个月后复查,李女士的骨头疼明显减轻,肿瘤标志物也降下来了,CT显示病情稳定。大夫判断治疗有效。
如果李女士第一次治疗和复发后的复查不在同一家医院,那调原始病理标本就得费时费力,基因检测可能没那么快开始,治疗方案也可能因信息不全,耽误治疗时机。
来源:夜柒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