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两次嫁一个人、让丈夫随自己姓的日本女首相,是个狠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01:10 1

摘要:平民之家出身的非典型日本女政客高市早苗,如愿当选日本新首相了,也成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这头衔听起来光鲜,可你真要去看她的上位史,那简直就是一部充满算计和隐忍的“权谋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女人如何在一个男性、世袭、论资排辈的日本政坛,靠着三次惊人的

平民之家出身的非典型日本女政客高市早苗,如愿当选日本新首相了,也成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这头衔听起来光鲜,可你真要去看她的上位史,那简直就是一部充满算计和隐忍的“权谋片”。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女人如何在一个男性、世袭、论资排辈的日本政坛,靠着三次惊人的“豪赌”和一股子不要命的狠劲,最终把所有人都踩在了脚下。

高市早苗的起点,和那些政治贵族完全没法比。岸田、安倍他们都有强大的家族荫庇,但高市的父亲只是个普通职员,母亲是警察。在日本,一个平民出身的女性想在政界混出名堂?简直痴人说梦!

但高市早苗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她异于常人的精明和“叛逆”。她从神户大学经营学部毕业后,没有老老实实去当社畜上班族,而是瞄准了未来领袖的孵化器——松下政经塾。这个地方,就是政界和财界精英的“黄埔军校”,能进去的人非富即贵,高市早苗能挤进去,靠的就是她对自己“非典型精英”身份的精准定位,她赌的是松下幸之助打破世袭制的初心,会给她这个草根女性一个机会。

果然,她赌赢了,然后又借着松下塾的资源,跑去美国国会实习镀金。一回国,马上利用这段罕见的“国际化”履历,把自己打造成了“海归政治分析家”和电视主播。短短几年,她就完成了从普通学生到精英媒体人的惊人蜕变。她用光环给自己贴金,成功用“人设”弥补了“背景”的缺失。这份对机会的捕捉能力和对自身资源的精准包装,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按部就班的日本政治家。

高市早苗的政治生涯,就是和前首相安倍晋三深度捆绑的。日本媒体叫她“安倍首席迷妹”,有人直接说她是“安倍的影子”。这种关系,其实是她用政治忠诚换来的权力直通车票

想想看,为了支持安倍晋三,她在2011年就毫不犹豫地退出了自己所在的派系。在派阀政治的日本,这简直是自断后路,但她赌的就是安倍的强硬路线才是日本政治的未来。她获得了安倍的无上限支持,据说安倍甚至亲自为她拉票,连她公开场合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都要指导。为什么?因为高市早苗是安倍保守主义理念最纯粹、最激进的继承人,是安倍“政治遗产”的最佳保管者。

但这种忠诚,并没有让她一路坦途。2021年她竞选总裁失败,2024年她再次失败,在决选中输给了石破茂。两次沉沙折戟,换作别人早就被边缘化了。但高市早苗就像一台永动机,硬是扛住了所有嘲讽和压力,在2025年第三次冲击中成功登顶。她的狠,在于认准目标绝不回头。她赌的是,日本民众和保守派最终需要一个“强人”来稳定局面,而她,就是那个最强硬的女人。

政治家的私生活,往往是压抑的、循规蹈矩的。但高市早苗和她丈夫山本拓的故事,简直是日本政坛的“狗血大剧”,充满了波折和戏剧性。

她两次结婚嫁给的是同一个男人,山本拓。他们曾在2004年结婚,但2017年,两人却因为“政见不合”协议离婚了!想想看,能让一对自民党夫妻因为政治理念分歧而分开,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场该有多强硬,她的内心该有多么执拗?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2021年,在高市早苗第一次冲击总裁宝座的关键时刻,两人又再婚了!这次复婚的背后,是情感的死灰复燃,还是政治利益的重新捆绑?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敢爱敢分,敢分敢合”的硬核做派,再次证明她是一个不被传统规则束缚的非典型女人。

如今,山本拓比她大九岁,患有脑中风后遗症,高市早苗不仅要处理国事,还要照料家庭。而且,山本拓为了支持妻子,在户籍上随妻姓,成了日本首位“第一先生”。一个集“强硬女政客”和“居家照料者”于一身的形象,就这么呈现在大众眼前。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市早苗的“狠”,对中国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她,是近年来日本首相中,对华最强硬的一位!

她的强硬态度,是直接挑战我们的核心利益和底线。她多次公开宣称,当选后将“如常、淡然地前往鬼社参拜”,这句话,就是在挑战中日关系最敏感的历史底线,没有一丝妥协的余地。在经济上,她曾担任经济安全保障大臣,是推动“经济安保法”的核心人物,其目标直指中国,她要加速日本在芯片、供应链等领域对中国的“脱钩”和围堵。

更严重的是,她是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坚定支持者。她在任内曾高调访问台湾,并参与了“安倍纪念公园”揭牌。高市早苗的掌权,意味着日本政府会进一步提高防卫开支、强化日美同盟,让日本在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更具攻击性的角色。

高市早苗的当选,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日本政治在右翼保守的路线上越走越远,这股强大的“强硬民意”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能被她“首位女首相”的励志光环所迷惑,她强大的野心和果断的执行力,很可能直接体现在对中国的强硬政策上。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一个更强硬的日本!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