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新车拍出近8000万天价,刘强东赢麻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13:29 1

摘要:10月22日14点,“京东国民好车001号特别版”在京东拍卖平台正式开拍,起拍价只要一块钱,吸引超20万人参与。结果刚开拍几秒,价格就突破10万元,一分钟直逼100万元,16分钟超过1000万元,50分钟后,出价已涨超2500万元……

近8000万天价,京东的“国民好车”彻底爆了!

10月14日,京东在11.11惊喜开放日宣布,联合宁德时代于广汽集团共同推出“国民好车”的消息刷屏全网。

而就在昨天,第一辆京东新车已经被拍卖出去了,而且还卖出了一个天价。

10月22日14点,“京东国民好车001号特别版”在京东拍卖平台正式开拍,起拍价只要一块钱,吸引超20万人参与。结果刚开拍几秒,价格就突破10万元,一分钟直逼100万元,16分钟超过1000万元,50分钟后,出价已涨超2500万元……

最终,经过4小时的竞拍,全场出价23733次,吸引了超27万人围观,最终价格为78193399元,京东用户@j*p竞拍成功,出价记录共23733次。

近8000万的天价,让不少网友直呼:“这合理吗?!”要知道,此前的消息都称,该车的定价只在10-12万元之间。

虽然第一辆车往往具有收藏等附加价值,但8000万的价格确实很高,成交的时候,让不少人都吓了一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竞拍,用户只需要交100元保证金,如果放弃支付或支付后取消订单,将扣除保证金100元。所以,京东国民好车001号车主未必真的买单成交,如此高的拍卖溢价,其实明眼人都懂,这是京东玩得一手顶级造势营销。

先说说这波营销有多妙。1块钱起拍本身就是流量密码,门槛低到几乎人人能参与,自然能勾着大家点进来看热闹。再加上 “001号” 这个特殊身份,自带收藏噱头,哪怕普通人知道拍不起,也愿意蹲在旁边看价格一路飙升。

其次,京东设置的100元保证金规则,就算最后拍到手不付款,也就扣 100块钱,这就让不少人敢大胆出价凑热闹 —— 反正花小钱就能过把 “竞价瘾”,还能给这场拍卖添把火,京东简直是把大众的围观心理摸得透透的。

结果也正如所料,价格从几秒破 10 万、一分钟逼近 100 万,到 16 分钟超千万,每一次价格跳涨都能引发新一波讨论。不管最后买家付不付款,“京东新车拍了近8000万” 这个话题已经炸了锅,连平时不关注汽车的人都知道京东要出 “国民好车” 了。

这种低成本高曝光的操作,比砸几千万投广告管用多了,毕竟自带话题性的事件传播,可比硬广让人记得牢。

其实这波营销背后,藏着刘强东在汽车行业憋了多年的野心。

早在2018年他就放话 “汽车是京东未来重要方向”,这些年京东在汽车圈的布局早就铺得密密麻麻。

不像小米、百度直接下场造车,刘强东走了条更聪明的 “生态协同” 路子 ——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自己靠数据和渠道当 “粘合剂”。这次联合广汽造整车、宁德时代供电池,京东负责用户洞察和销售,就是这套逻辑的完美体现。

刘强东的汽车梦早在2015年就埋下了种子,当年李斌带着蔚来的想法去他家吃饭,15分钟讲完,刘强东10秒钟就拍板投资,现在还通过家族信托握着蔚来 2.82%的股份。

从早期投资试水,到后来一步步落地实体业务:2018年上线整车交易平台,2023年成立汽车事业部整合整车、养车、车品业务,今年更是动作不断 ——和比亚迪共建售后旗舰店,发布能替代4.2米货车的自研无人轻卡,还帮小鹏在迪拜建了中东最大的备件仓库。

现在推出 “国民好车”,其实是京东汽车布局的关键一步。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都超50%了,早就从蓝海变红海,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巨头牢牢占据市场,京东要是直接造车,大概率会陷入价格战泥潭。

所以它选了 “轻资产+重数据” 的打法,靠平台2000万整车搜索用户的数据,精准抓出消费者想要 “高性价比、低用车成本” 的需求,再把需求丢给广汽和宁德时代去落地,这比车企闭门造车靠谱多了。

而且京东的野心不止于卖车,而是要做整个汽车产业链的 “服务枢纽”。你看它一边联合车企造适合大众的车,一边靠3000家养车门店和4万家合作网点搭售后网络,连物流端都搞起了无人轻卡,从买车、用车到养车、修车,甚至物流运输,全链路都想包圆。

这次天价拍卖其实也是在给它的汽车生态铺路 ——先靠话题把流量引过来,等大家关注到车本身,再顺势推它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波营销太 “虚”,8000万的价格脱离实际。但在营销层面,它无疑是成功的,毕竟在新能源汽车扎堆发布的当下,想让一款新车脱颖而出太难了,京东用一场拍卖就实现了 “全民知晓”。

更重要的是,这波操作也让行业看到了新可能:互联网企业入局汽车行业,不一定非要拧螺丝造整车,用数据和生态赋能产业,或许是条更务实的路。

说到底,京东这波天价拍卖也再次验证了一个道理:好的营销从来不是硬砸钱,而是懂人性、会借势,用最低成本撬动最大传播。

而刘强东的汽车布局也蕴含着商业之道:跨界不是盲目跟风,找准自己的核心优势,把资源串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在新赛道站稳脚跟。至于那辆8000万的车最后会不会成交,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京东想要的关注度和话题性,早就稳稳拿到手了。

来源:大佬灼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