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五点,血糖仪尖叫到7.8,比昨晚睡前整整高出2.3,我裹着羽绒服在客厅转圈,心里骂了句脏话——冬天又来收糖税了。
凌晨五点,血糖仪尖叫到7.8,比昨晚睡前整整高出2.3,我裹着羽绒服在客厅转圈,心里骂了句脏话——冬天又来收糖税了。
昨晚刷到《Diabetes Care》刚发的数据,说冬天晨峰比夏天提前四十分钟,我还不信。
结果今天五点就被打脸,比闹钟还准。
顺手把运动手环往前调半小时,晨练改到日出前,省得血糖爬坡时我还在被窝里装死。
去年冬天我靠热水袋续命,今年直接升级成“温度-活动-血糖”三维打卡。
每两小时测一次环境温,再对比体感温,发现屋里20℃、窗外-5℃时,血糖能差1.1。怪不得医院新开的互联网门诊一上来就提醒:别只看天气预报,得看皮肤真实感受。
最香的是医保新政。
上周在社区医院开单,神经传导检测+眼底低温反应测试,原价四百多,直接走门特报销,自己掏了不到五十。
护士悄悄说,明年还能报“智能温控衣”租赁费,衣服内衬藏着CGMS探头,低温报警就自动升温,比老公还贴心。
新玩具是FDA刚批的温度感应袜。
穿上第一天,手机弹出提示:左脚趾温度比右脚低2.4℃,微循环报警。
我立马灌了一杯无糖可可,黄烷醇还真管用,半小时后温差缩到0.6。日本那篇论文说能减18%波动,我信,毕竟袜子比论文贵三百块。
夜里零下七度,去便利店买无糖豆浆,顺手把便携急救包塞进大衣内袋。
包是保温层+胰岛素笔卡槽+葡萄糖凝胶,颜值像充电宝,安检都懒得查。
店员看我掏包,指了指货架:新款Freestyle Libre 3,-10℃误差不到8%,刚补货三盒。
我咬牙拿了两,结账时想起朱大龙教授那句话:设备再智能,也替不了你动腿。
回家电梯里,碰到楼上老李,他晃着手机炫耀:三甲医院互联网门诊刚给他调了 basal 率,医生远程看完他的低温曲线,直接把睡前胰岛素减了2单位。
我瞄了一眼,他的动态图平滑得像 baby 屁股,而我的还在坐过山车。
老李笑:你先把日出灯打开,10000lux照够20分钟再说。
我翻白眼,心里却记下——明早六点,灯、袜子、可可、温控衣,一个都不能少。
冬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懒人,但它也偷偷给勤快人留后门。
血糖要涨,就让涨得少一点;日子要冷,就让冷得短一点。
设备、医保、科研、社区,能上的全上,最后拼的还是谁肯早起床、谁肯多按一次确认键。
来源:才高八斗熊猫S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