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重庆摩博会上,16万平方米的展区被人流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全球各地的950家企业展出超过3000款车型,连外地摩友都来了7万多人。
2025摩博会人潮涌动,950家企业带来的轰鸣声预示着两轮世界正迎来一场革命性变局
在2025重庆摩博会上,16万平方米的展区被人流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全球各地的950家企业展出超过3000款车型,连外地摩友都来了7万多人。
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摩托车展览之一,不再只是马达轰鸣的机械盛宴,更成为了窥探2026年两轮世界发展方向的绝佳窗口。
“电动摩托车销量占比约50%,而今年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 九号公司中国经营事业部总裁何龙飞在摩博会论坛上分享的这一数据,只是电动两轮车狂飙突进的缩影。
数据显示,中国电动两轮车年销量已突破4800万台,其中智能电摩细分市场同比增长高达137%。电动化大潮已不是未来的预言,而是眼前的现实。
电动化的迅猛发展,与政策调控密不可分。今年9月,电动自行车新规的实施,为电动摩托车市场打开了新的空间。
摩联信息中心主任周照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消费者其实对时速超过25公里的两轮交通工具有刚性需求。” 新规实施后,两轮摩托车成功地解锁了一个巨大的存量市场。
外卖行业成为电摩普及的重要推手。雅迪科技集团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司长涛算了一笔账:“如果外卖员骑电动自行车,原本20分钟的配送时间可能会延长到40分钟。” 效率至上的配送行业,自然而然选择了性能更强的电摩。
2026年,你可能很难用传统分类定义摩托车——它们是踏板?越野车?还是街车?
新大洲本田NS150XC以19980元起的价格切入ADV跨界踏板领域,成为品牌首款专注 “城市通勤+轻度越野” 的多功能车型。
它采用硬朗的几何块面设计语言,突破传统踏板圆润风格,塑造机甲战士般的立体轮廓。
KYB倒置前叉、165mm高离地间隙与短轴距设计,配合博世双通道ABS+TCS及三轴IMU,既能在城市中灵活穿梭,也能应对非铺装路面的挑战。
跨界混搭已成为2026年车型发展的主流思路。摩托车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定位,而是要成为多面手——一辆车同时满足通勤、玩乐、越野、旅行多种需求。
2026年的摩托车,将不再是单纯的机械产品,而是武装到牙齿的智能移动终端。
雅马哈在2026款Nmax 155 Tech Max上拿出了全新YECVT(雅马哈电动无级变速器)电动变速箱,并配备彩色TFT面板和两种驾驶模式:运动与城镇。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降档功能——模拟传统摩托车的降档操作,提供更快的恢复速度和在弯道或下坡时更好的控制。
4.2英寸彩色TFT数字面板,可与Yamaha MyRide应用程序互联,提供实时驾驶数据、路线、通知和警报。
“软件定义硬件” 的趋势在摩托车领域同样明显。数据显示,消费者选购摩托车时对续航能力的关注度高达89%,智能交互功能需求同比增长67%。
新一代电摩旗舰车型已搭载16kW高性能电机系统,极速可达110km/h,配备专业级车架调校与双通道安全控制系统。
其采用的72V90Ah圆柱大单体锂电池,工况续航突破195公里,电池循环寿命达2000次后容量衰减不足10%,彻底解决用户里程焦虑痛点。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摩托车产品出口增长32%。在欧美等高端市场,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出口增长更是超过70%。
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中国摩托车产业已摆脱了过去 “廉价、低端” 的固有印象,正在凭借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赢得全球高端市场的认可。
重庆摩托车出口的情况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重庆摩托车出口额高达133.61亿元,同比增长48.4%。
在全国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隆鑫、宗申、银翔、千里科技、航天巴山这五家渝企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就在中国摩托车向上攀爬的同时,国际品牌也在加紧布局中国市场。铃木宣布从2026年开始,将以每年五款新车的节奏,强势冲击中国市场。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是日本铃木首次向其在华合资企业开放产品自主开发权限。
这一转变,被内部视为铃木中国战略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松动与放权。
“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方兴未艾,处于行业爆发期。” 国金证券的这份研究报告,精准概括了当下摩托车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数据显示,2025年1-7月,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分别达1249.32万辆和1249.93万辆,同比增长10.35%和10.14%。
但真正拉着行业往前跑的是两类车:一是排量超250CC的大排量娱乐车型,产销同比猛增约38%;二是电动摩托车。
摩托车消费正在从实用型向玩乐型转变。以前买摩托大多是为了代步,现在更多人是为了玩、为了个性,比如周末去跑山、去露营。
大排量车动力足、体验感强,自然受欢迎;而电动化、智能化是大趋势,年轻人买车还想要语音交互、盲区监测这些功能。
2026年的摩托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融合了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跨界化的科技产品。
它可能是你城市通勤的得力助手,周末郊游的玩乐工具,甚至是展现个性的时尚配饰。混种设计打破车型界限,电控系统让新手也能安心享受骑行乐趣,智能互联让摩托车融入数字生活。
中国摩托车商会秘书长张洪波的建议指向未来:“随着摩托车运动文化的兴起,摩托车与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可预见的2026年,摩托车将继续突破传统的边界,用科技与创新,满足更多元的需求,迎接更广阔的市场。
两个轮子上承载的,不再只是从A到B的位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
来源:馬尔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