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简单说就是法院把几起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努力还没执行到位的案件,拿出来公开找人帮忙。按公告的说法,法院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规定,把那些符合条件、又迟迟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人,公开身份、执行情况,并且对能提供确实线索
尤溪县人民法院最近把一批悬赏执行的公告挂出来了,公告里把一批被列为失信的被执行人公布了出来,并且明确说明对提供线索并协助执行的人会给予悬赏。
这事儿简单说就是法院把几起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努力还没执行到位的案件,拿出来公开找人帮忙。按公告的说法,法院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规定,把那些符合条件、又迟迟不履行法律义务的人,公开身份、执行情况,并且对能提供确实线索、协助查找或执行的人给予悬赏。换句话讲,不只是法院自己找,想动员社会力量一起来把事情办成。
流程是这么走的:先有生效的法律文书,胜诉一方申请执行,法院派人去查资产、催促履行。日常手段用尽之后,像查不到财产、财产不足、被执行人躲避或拒不配合时,法院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到了某个阶段还没结果,且符合被列为失信人的条件,法院就会把信息挂出来曝光,并同时公布悬赏,希望有人能提供能落到实处的线索。公告发布前,法院会把材料核对清楚,确认事实并按程序制作公告文书,不是随便发一张名单。
公告里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这次公布的效力只在法院认定的失信期间内有效,曝光不是一辈子的事情;二是被执行人具体欠多少钱、未履行的数额,要以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中最终核定的数字为准。也就是说,外面看到的数字以法院后续的程序认定为权威,别听风就是雨。
公告一般会放在人民法院的官方网站、法院的公众号、院内公告栏等多个渠道同步公布,目的是让信息广而告之,便于有人看到就能提供线索。公告里会列出被执行人的基本信息、案件执行的类别、目前已采取的执行措施、以及怎样向法院提交线索、怎么申请悬赏。对公众来说,公告是一个程序说明,想帮忙的话要按公告上写的流程走,向执行法院或执行法官提交有证据支撑的线索,法院再去核实,决定是否符合悬赏条件并发放。
对当事人来说,被列为失信会有现实影响。被纳入失信名单后,会影响个人或单位在信用体系里的记录,进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碰到限制,比如申请贷款可能更难、某些出行或任职可能受限,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法院的初衷是驱动被执行人履行生效裁判,不是把人钉在墙上不放,所以公告里把效力和数额限定交给了程序来认定,给了被执行人可操作的法律路径。
说到提供线索这件事,大家还得讲究方法。简单一句“我知道他有钱”没用,必须有能证明财产存在或流向的证据,比如银行交易、房产备案、公司登记、转移线索等,能够让法院在执行线索核查时有据可依。按公告流程把材料交到执行庭,附件要齐全,信息要可核验,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核实,一旦属实就进入后续执行和悬赏程序。悬赏标准和发放程序以执行法院的规定为准,公众别自己先拍胸脯说某人多少欠款或者催要悬赏,等法院程序走完才有结果。
把执行程序公开化并悬赏,是法院在手里办法比较有限情况下用的一招。对长期拖延、故意规避执行的人,曝光加上社会舆论和现实限制,往往能形成压力,促成问题解决。对普通人来说,看到这样的公告不要只当段新闻看热闹;如果手里真有能证明资产线索的材料,按公告要求递交,更可能帮助当事人拿回权益,也可能得到悬赏,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步在维护法律文书的权威。
这次公告来自尤溪县人民法院,发布渠道包括法院的新媒体账号,编辑署名为王丽华。公告里再次提醒,具体的执行金额和失信期间以执行法院在程序中最终确认的结果为准,关注时请以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不要传播未经核实的消息。
来源:采梦的乐逗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