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具体数据看,23日济南、济宁等内陆城市最高温达15℃,沿海的青岛、烟台也有13℃,较常年同期偏高1-2℃。但这种回暖十分"脆弱"——鲁中山区泰安、淄博的凌晨最低温已跌至5℃左右,部分地块出现轻微露凇,印证了"霜降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特征 。
本该"气肃而凝,结露为霜"的霜降日 ,鲁中山区的田埂上没见白霜,济南的晨练者甚至只穿了薄外套。今天暖和了!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目前控制我国北方的大陆高压势力减弱,来自渤海的偏南暖湿气流趁机北抬,在山东上空形成"暖盖效应",导致全省气温较昨日回升2-3℃ 。
从具体数据看,23日济南、济宁等内陆城市最高温达15℃,沿海的青岛、烟台也有13℃,较常年同期偏高1-2℃。但这种回暖十分"脆弱"——鲁中山区泰安、淄博的凌晨最低温已跌至5℃左右,部分地块出现轻微露凇,印证了"霜降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特征 。
短暂晴暖后,天气系统将迎来剧烈变动。24日夜间开始,西西伯利亚弱冷空气将东移南下,与滞留在山东上空的暖湿气流在鲁南地区率先交汇,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降雨带。到25日夜间,这条降雨带将覆盖全省大部,聊城、菏泽等鲁西南地区先迎小雨,26日蔓延至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 。
这次降雨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25日夜间至26日全天雨势连贯,周村区等鲁中地区累计雨量可达10-15毫米;二是伴随降温,降雨后全省最低温将普遍跌至3-6℃,鲁西北德州市可能出现4℃的低温。
这种"先暖后冷、先晴后雨"的模式,正是深秋过渡季典型的"锋面天气"过程。
10月23日(今日霜降):全省晴间多云,半岛地区北风4-5级,阵风6-7级;内陆地区北风3级左右。最高温13-16℃,最低温5-9℃,鲁中山区有轻霜冻 。
10月24日:多云间晴,气温小幅回升。云层略有增多,威海、日照等南部沿海北风4级,其他地区转为南风2-3级。最高温14-17℃,最低温6-9℃,轻霜冻范围缩小 。
10月25日:多云转小雨,白天多云,夜间鲁南、聊城等地率先出现小雨,北风1级,湿度升至69%。最高温15-17℃,最低温6-8℃ 。
10月26日: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雨,鲁中、鲁西北雨势略大,最低温跌至3-6℃,北风风力稳定在1级。
10月27日:全省转晴,北风1级,湿度降至53%。最高温12-14℃,最低温2-5℃,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今年寒露期间(10月8-22日),山东大部地区墒情适宜,冬麦播种进度达95%以上。而霜降时节的这次降雨,恰好能为已出苗的冬麦补充水分,验证了"寒露种麦"的科学性。不过鲁西南部分晚播地块,需在雨后天晴后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麦苗生长。
气象数据显示,10月底至11月初,山东还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11月2日后最低温可能跌至0℃以下。霜降期的短暂回暖属于季节性波动,与整个冬季的冷暖趋势无直接关联,公众无需过度解读。
来源:暖风@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