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奶,小时候长辈天天念叨:“长身体要喝奶!”虾肉,那可是餐桌上的硬通货,贵点也得吃,补蛋白嘛!可今天,咱就来拆台:牛奶的蛋白质量排到倒数第一,虾肉也才混个第五名,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补蛋白补了个寂寞?
牛奶,小时候长辈天天念叨:“长身体要喝奶!”
虾肉,那可是餐桌上的硬通货,贵点也得吃,补蛋白嘛!
可今天,咱就来拆台:牛奶的蛋白质量排到倒数第一,虾肉也才混个第五名,你是不是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补蛋白补了个寂寞?
你可能要问了,牛奶不是“白白胖胖、营养丰富”?怎么就垫底了?虾肉又瘦又贵,怎么才第五?那前四名到底是谁?更重要的是——我吃的这些年的蛋白,到底补对了没?
咱今天就把这事儿摊开了说,说得明明白白。蛋白质这件事,不是吃得贵就对,也不是吃得多就补得好。
现在网上一说蛋白质,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什么“要吃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决定肌肉质量!”、“不吃蛋白质就老得快!”
你听得心慌慌,但真问你:啥叫优质?不就是鸡蛋牛奶鱼虾?——还真不是!
先说个硬核知识:优质蛋白质的标准不只是含量高,而是看它里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是不是够全、够多、够容易被吸收。专业点说,叫“氨基酸评分(AAS)”。
这个评分是打分的,满分是100,能得满分的蛋白才叫“优质”。你吃进嘴的蛋白质要是压根吸收不了,那就像拿着银行卡却没密码,白搭。
那得分高的食物,到底是谁?我们先来颠覆一下“补蛋白三件套”的认知。
从“神坛上掉下来的”牛奶说起。它的蛋白质含量其实并不高,100克牛奶大概才3克多点,而且吸收率也不算太顶尖。再加上乳糖不耐症的人一堆,喝了还拉肚子。
你喝的是奶,补的是寂寞。所以它在蛋白质排行榜里,妥妥地——倒数第一。
再说虾肉,很多人觉得贵就代表好。其实虾肉确实是高蛋白、低脂肪,这点没毛病。
但它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算完美,有些必须氨基酸含量较低,生物利用率也没想象中那么高。所以它只能屈居第五,算是中上水平,谈不上天花板。
那我们来盘点一下优质蛋白TOP5,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蛋白之王”。
第一名:鸡蛋蛋白
鸡蛋这东西,可别小看。尤其是蛋白部分,氨基酸评分高达100,吸收率接近100%,简直是蛋白界的“六边形战士”。而且便宜、方便、炒煮蒸煎都行。
不夸张地说,每天两个鸡蛋,基础蛋白就稳了。而且不会像牛奶那样拉肚子,适口性好,老少咸宜。
第二名:黄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
很多人以为植物蛋白就比动物蛋白差,这其实是刻板印象。黄豆的蛋白质非常优质,虽然氨基酸评分略低(在90左右),但它富含植物雌激素、膳食纤维,还能降胆固醇。
豆腐更是“软黄金”,豆浆喝起来还顺口。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不伤肾又养人。
第三名:鱼肉(尤其是深海鱼)
鱼肉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高,还带点DHA和EPA——对心血管、脑子都好得不得了。
特别是三文鱼、带鱼、鲭鱼这类深海鱼,蛋白质含量高,吸收率也不错。只是得注意别吃太咸的罐头鱼,那就跑偏了。
第四名:瘦牛肉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肌氨酸丰富,对肌肉合成非常有利,难怪健身房的小伙子们都爱吃牛排。
但要注意,红肉摄入别太多,一周2-3次够了。肥牛、牛油火锅那种,就别自欺欺人了,那不是补蛋白,是补脂肪。
第五名:虾肉
虾虽然也不错,但它的蛋白密度不如鸡蛋、豆腐那种扎实。
100克虾肉虽然也有18-20克蛋白,但你得吃不少才能达到饱和。而且虾皮高钠,吃多了容易诱发高血压。所以吃虾讲究的是“点缀”,不是主力军。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那我每天吃鸡蛋、豆腐、鱼肉不就完了?事情没那么简单,蛋白质这东西,还讲究一个“搭配原则”。
比如单吃豆腐,虽然蛋白不错,但缺乏某几种氨基酸(比如蛋氨酸),这时候如果搭配点鸡蛋或者瘦肉,就能实现“互补”,提升整体蛋白质质量。
还有个坑你一定要避开:别以为蛋白粉就是万能的。
很多人买来蛋白粉冲着喝,结果喝完肚子胀、便秘、上火一条龙服务。
蛋白粉虽然是高浓度的蛋白,但如果肾功能不好,长期摄入高蛋白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老年人,肾功能早就没年轻时那么扛造,乱补就是慢性伤身。
对了,说到肾,很多人还搞不清楚一个事:吃得越多,补得越多?
其实人体每天需要的蛋白是有上限的,成年的普通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大概需要0.8克蛋白质,重体力劳动者或健身人群可以提高到1.2~1.5克。
简单说,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大概需要50克蛋白质左右。两个鸡蛋+一块豆腐+一顿鱼肉,基本就够了。你再吃蛋白粉、再喝牛奶,那不是补,是堆垃圾。
另外一个常被忽略的关键点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多老人、胃不太好的人,吃了再多蛋白质,吸收不进去,跟吃空气差不多。所以蛋白质摄入讲究“少量多餐、软烂易吸收”才是王道。
比如豆腐炖得烂烂的、鸡蛋蒸得滑滑的,这种比生嚼一堆牛肉强多了。
还有个冷门知识:吃蛋白不光为了肌肉,蛋白质也是免疫细胞、激素、酶的原材料。缺了蛋白,免疫力就像没电的手机,病毒一来就趴窝,恢复慢、抵抗差。
而且蛋白质还是维持皮肤弹性的关键营养物,不是光靠涂护肤品就能解决的。皮肤松、头发掉、指甲脆,很多时候都是蛋白吃不够。
说到底,蛋白质不是吃得越贵越好,也不是你想补就能补对。关键在于:选对食物,吃对组合,掌握量和节奏。
现在回头看看,你是不是也踩过这些“补蛋白”的坑?是不是也信了太多广告话术?是不是也觉得“吃点虾和牛奶就够了”?
那现在知道真相,是不是该调整一下冰箱里的采购清单?
别再让那些“看起来很补”的东西骗了你,身体才是最不会说谎的。
那你平时最常吃的补蛋白食物是哪种?有没有哪些是你以为很补,结果今天才发现上当的?留言说说看,大家互相参考一下。
鸡蛋才是蛋白界的天花板,牛奶只是看起来白白的幻想罢了!
1.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
2. WHO/FAO/UNUExpertConsultation.Proteinandaminoacidrequirementsinhumannutrition.WHOTechnicalReportSeriesNo.935.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7
来源:急救健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