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1岁高龄的董明珠,在中国商业世界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网络上关于“留学生间谍”的争论,到格力专卖店改名为“董明珠的保健品”,到71岁的“铁娘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战斗的人。
71岁高龄的董明珠,在中国商业世界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网络上关于“留学生间谍”的争论,到格力专卖店改名为“董明珠的保健品”,到71岁的“铁娘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战斗的人。
在同龄的孩子们还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董明珠却像是一道惊涛骇浪,破开了中国的“大海”。
董明珠,铁娘子
一、“海归之争”:一次“真话风暴”,在企业界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撕裂力
在格力召开的董事会上,董明珠说了一句“因为有奸细,所以我们绝对不会用留学生。”六百万海归人士被打上“潜在威胁”的帽子,被媒体批评为“身份歧视”、“与我国的人才政策相悖”,老胡甚至还发了一条微博,要他的道歉。而在这次危机的后面,董明珠对于自己的核心科技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因为格力的产品已经占领了世界30%的市场占有率,一旦它的光电式制冷系统将会改变整个产业的格局,只要有一点点的泄漏,就有可能让二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但是,争论并没有停止,董明珠因为“小米轿车的自爆”而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她直截了当地说,“格力巴士从来没有着火过”,但格力汽车在2022年发生了一场大火。这样的“硬刚式”的公共关系,似乎与这个“互联网+”的年代有些不搭边,但也让大众看出了一个创业者对于科技特质的执着。用她自己的话说:“为了坚守中国的产品,我宁愿挨一顿臭骂。”
二、科技突破困境:从销量第一到全国大奖的逆转
就在外界对“董明珠到底知道些什么”提出疑问的时候,一份关于她的论文发表在了一份公告上,她作为第一作者,获得了《极端环境高效热泵空调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的提名。本课题将突破-40摄氏度的低温制冷,使中国的空气调节系统能够在北极科考站和青藏高原等恶劣条件下100%的能源供给。
根据项目组成员的清单,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括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杨旭东,以及格力公司的副总工程师夏光辉,以及电机专家胡余生。
有趣的是,网传获格力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这个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格力制造厂
但董明珠的“存在感”,却远远超过了这份榜单上的所有人,她不惜砸下23亿的科研经费,还让格臻投资掌控了公司的一切,还把自己的名声和这个项目联系在了一起:“搞砸了,我董明珠这辈子都别想混了。”以“豁出一切”的勇气,换取了48项世界领先技术,13万项专利。
三、人才之战:“模式经济”将12个核心人物送入军队
到了2029年,格力将12位杰出人才派往军队服役,这一举措又让董明珠成为了热门话题。在别的公司纷纷以高额薪酬吸引人才时,她亲自把这些中层干部送进了军队,并直截了当地说:“军队训练出来的纪律,是 MBA所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
这个“反常识”的举动,其实就是董明珠对“人才”策略的极致解读,她很清楚,在新能源、智能家居等领域,光有科技上的突破是不行的,还得有一批“铁军”,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这些数字也证明了她的眼光:三名应征入伍的工人,是格力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支团队,其中两名是智能工厂的骨干。
新华社说:“让精英们出去受苦,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具备的。”而且董明珠还有更长远的打算:等“军营归来”的骨干成长为科技骨干后,格力就能获得超越专利的长期竞争优势,那就是一群信念坚强的员工。
四、全球视野:由中国制造企业向全球制造企业转型
在中国-北欧经济贸易合作座谈会上,董明珠在其演讲中就提到了“把北欧公司和中国结合起来,造福于全球”这一概念。她还表示,格力公司已经在丹麦建立了制造工厂,其智能能量存储设备已经占领了北欧地区35%的市场。
来源:爱家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