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茬番茄栽培新技术助力绿色生态农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3 03:53 2

摘要:番茄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口味酸甜、营养丰富,人们十分喜爱。越冬茬番茄一般可以在 1 月份收获上市,那么在玉山县如何种植绿色生态的越冬茬番茄,是广大种植户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越冬茬番茄的品种选择、土壤准备、育苗播种、水肥、温度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

越冬茬番茄栽培新技术助力绿色生态农业

邹明卫等

番茄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口味酸甜、营养丰富,人们十分喜爱。越冬茬番茄一般可以在 1 月份收获上市,那么在玉山县如何种植绿色生态的越冬茬番茄,是广大种植户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就越冬茬番茄的品种选择、土壤准备、育苗播种、水肥、温度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借鉴和帮助,从而助力番茄产业更好发展。

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耐低温、耐弱光、长势适中、品质好且适合秋冬和早春季节温室栽培,生育期 300~350d 的无限生长型硬果中晚熟品种,以适应早春期间大量供应的需要。同时必须是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农药使用,符合绿色生态栽培要求。目前,玉山县种植番茄的品种主要有黄妃(图 1)、红宝石、红粉佳人和樱桃番茄等。

图1 黄妃番茄结果状

2 培育壮苗

育苗时间一般在 9 月上中旬至 10 月初,这个时段正值秋凉时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比较适合番茄幼苗的生长。可以使用大田土、农家腐熟有机肥、少量化肥及杀菌剂配制营养土,为幼苗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无菌环境(图 2)。育苗期间要适当控制浇水,做好幼苗的防护(盖避虫网防虫、盖棚膜防雨、盖浅色遮阳网防强光),及早防治病虫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对于生长势强的中熟、中晚熟品种,如出现徒长趋势,可于幼苗的 4~5 叶期喷洒 0.01%助壮素控制。

图2 利用营养土培育壮苗

3 园地准备

3.1 施肥、整地和做畦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休棚。越冬茬番茄生长结果期长,产量高,所以需肥量大,尤其是有机肥作基肥的施用量更多。定植前 1 个月结合整地667 m 2 施优质圈肥 1500~2000 kg、干鸡粪 3000~3500 kg、尿素 80 kg、硫酸钾 60 kg。整地质量要高,地面平整。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翻地 30 cm 深,然后起垄做畦。对于中熟或中晚熟的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可按宽度 180 cm 南北向起垄做畦,即宽行 110cm,窄行 70 cm;对于早熟、中早熟或中熟的有限生长类型番茄品种可按宽度 120 cm 起垄做畦,即宽行 70 cm,窄行 50 cm。畦高均为 20 cm 左右(图 3)。

图3 整地做畦种植番茄

3.2 适时早定植

在适宜定植的苗龄期内,适当早定植,能促进越冬茬番茄早发棵、早结果,延长结果期,增加产量。定植前几天,用 5%菌毒清 150 倍液对全温室喷洒,并高温闷棚 3~4 d。

4 合理密植

4.1 定植密度

对于早熟、中早熟自封顶类型品种,在 120 cm 畦面上,若实行单干整枝,单株留 4~5 穗果,株距为26 cm;若实行双干整枝,单株留 6~8 穗果(每干留 3~4 穗果),株距为 37 cm。对于中熟、中晚熟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在 180 cm 畦面上,若实行单干整枝、单株留 6 穗果,株距 25 cm;若实行双干整枝、单株留 10穗果(每干留 5 穗果),株距 30~37 cm。如果采取其他整枝方式,可参照上述情况合理调整。

4.2 定植方法

最好还是采取“开大穴、施饼肥、坐水栽苗”的方法,并且定植后覆盖地膜,采取膜下窄行浇水,降低空气湿度。

5 定植后管理

5.1 番茄苗越冬前

用棚膜覆盖做保暖工作,白天棚内室温控制在28~30 ℃ ,夜间控制在 17~20 ℃ ,室温不能低于20 ℃,符合此温度条件,有助于番茄缓苗。

缓苗结束后,可适当地降低棚内室温,白天控制在22~26 ℃,夜间棚内温度控制在 15~18 ℃。其间可适当地喷施 1~2 次的 0.1%的助壮素,防止番茄树徒长。

番茄开花前后,就要适当地控制浇水量,频繁中耕划锄,可促进根系发育。

5.1.1 番茄结果期 进入结果期后,如果遇到气温骤降、光照减弱的情况,为了避免低温而引起落花落果,可用 30 mL/kg 的防落素喷施在番茄的花上。

当第 1 花序结出幼果时,浇水时可随水施入磷、氮、钾复合肥 15~20 kg,浇水时尽量将土壤浇透,浇水后要及时防风排湿,防止病虫害的入侵。

5.1.2 温度和光照的管理 在冬季,如果夜间温度低于 10 ℃,需要加盖草苫保暖;如果遇到霜冻天气,应在草苫上面覆盖薄膜。如果白天气温不低于 10 ℃且天气良好,可将草苫揭开,延长光照时间。

如果在棚内栽种,白天棚内温度要保持在 20~30 ℃,夜间温度保持在 13~15 ℃,最低温度不得低于8 ℃。冬季晴天午间温度达到 30 ℃时 ,可通风、降温和换气,但棚内温度降至 20 ℃时,就要关闭风口,以利于夜间保温。

5.1.3 补充二氧化碳 冬季棚内温度降低,通风量较小,如果这时候棚内有机肥施用不足,那么就会发生二氧化碳亏缺,这种情况就会影响番茄的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如果在冬季遇到此类问题,那么可补充二氧化碳,提高番茄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可在晴天的上午 9—11 时补充二氧化碳,适宜的浓度为 1000~1500 mL/L,持续 1~2 h 即可,放风前 1 h 结束。

5.2 番茄越冬后的管理

5.2.1 温度和光照的管理 2 月中旬过后,日照时间将会逐渐增加,可适当地提早揭草苫、下午延迟盖草苫,以此来延长番茄的光照时间。同时需要时常清理棚面薄膜,让光照可顺利照入棚内。

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 25~28 ℃,晚上棚内温度保持在 13~20 ℃。

5.2.2 肥水管理 每年 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大约15 d 浇水 1 次即可,浇水时可配合冲施腐熟的豆饼水,用量为每 667 m 2 用豆饼 50~70 kg,也可以水冲施磷、氮、钾复合肥 20 kg。

3 月中旬后,可根据情况 7~10 d 浇水 1 次,每隔2 次浇水后,就需配合施肥 1 次,每次每 667 m 2 施入磷酸二铵 15~20 kg。

6 保花保果

在寒冬和早春时节,为了促进番茄坐果,防止落花落果,番茄开花后,要及时采用防落素 15~20 mg/L进行蘸花或喷花处理,具体使用浓度和方法须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为防操作时传播灰霉病,应在上述药液中加入 0.1%速克灵。越冬茬番茄的花期环境条件不利于番茄开花结果,果柄处极易形成离层而造成落花落果,在冬春季生产中,要用 0.002%~0.003%防落素喷花或蘸花,或用 1500~2500 倍液保丰灵喷花或蘸花;蘸花应在 1 个花序有 3~4 朵花开时集中进行处理;番茄蘸花,必须在花完全开放,花药散粉后进行;蘸花浓度不可过高、不可涂抹果柄,不可蘸未开的花,蘸花过早虽然能坐住果,但都是无籽果,降低了产量和品质 ;蘸花时要适量加入速克灵,防止花蕾感染灰霉病。

7 植株调整及整枝整叶

7.1 植株调整

对于早熟、中早熟的自封顶类型品种,每 667 m 2种植超过 4000 株的,宜采取单干整枝法;每 667 m 2种植 4000 株以下的,宜采取双干整枝法或改良单干整枝法。对于中熟、中晚熟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每667 m 2 种植 3000 株左右的,宜采取单干整枝法;每667 m 2 种植 2000~2500 株的,宜采取双干整枝或改良单干整枝法。

7.2 整枝整叶

及时将老叶、黄叶、病叶、畸形叶摘除,将病枝、残枝、弱枝去除,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应及时吊秧绑蔓防倒伏。

8 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控制病虫害发生。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物 。

晚疫病可以采用 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0%烯酰吗啉悬浮剂+100 g/L 氰霜唑悬浮剂+5%胺鲜酯水剂喷雾。用 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80%烯酰吗啉喷雾进行药物防治(图 4)。

图4 番茄晚疫病症状

早疫病、炭疽病、叶斑病、疮痂病可以采用 25%苯甲·吡唑悬浮剂喷雾,或 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喷雾。450g/L咪鲜胺水乳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喷雾。

灰霉病可以采用 25%异菌脲悬浮剂喷雾预防。

抗性灰霉病可以采用 25%异菌脲悬浮剂+40%啶酰菌胺·腐霉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苯甲吡唑酯悬浮剂进行防治。

叶霉病、灰叶斑病、煤霉病可以采用 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25%异菌脲悬浮剂+2%春雷霉素水剂进行防治。

病毒病可以先杀灭传染源(蚜虫或白粉虱等),再治病+恢复,用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流体锌+5%胺鲜酯水剂防治。

白粉病采用 2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喷雾防治。

9 采收与催熟

越冬茬番茄栽培,在果实收获的前期(2—4 月),为促进成熟,提早上市,于果实青熟期至转色期之间,可戴着蘸有 0.1%乙烯利药液的布手套抹果,但避免将药水沾到叶片上。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光照强度加大,果实自然成熟速度加快,可以不再做催熟处理。注意:打农药 7 d 后才可采收。

10 结束语

玉山县采用越冬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使番茄实现四季生长,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选苗、移栽、光照和温度管理、水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操作,可以使越冬番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