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团博湖县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自2023年起,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作为引人聚才的重要渠道,持续推进“两支团队”建设,通过专业社团与兴趣社团的有机结合,打造14支特色鲜明的志愿者社团,积极引导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
双团联动聚合力
青春志愿绽芳华
团博湖县委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以志愿服务为魂,以青年成长为本,让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
近年来,团博湖县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自2023年起,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作为引人聚才的重要渠道,持续推进“两支团队”建设,通过专业社团与兴趣社团的有机结合,打造14支特色鲜明的志愿者社团,积极引导志愿者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通过“专业赋能+兴趣凝聚”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青年志愿者的内在潜能,更推动了志愿服务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形成了“专业促能、兴趣融情、老带新传”的良性循环。
双轨并行架构激活发展动能
“专业+兴趣”双轮驱动显成效
一是聚焦民生需求,专业化服务精准对接。博湖县团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蒙医传承社创新推出“蒙药辨识+现代理疗”课程,累计为265名群众提供免费健康服务,实现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理念的有机结合。知识领航社联合县教育局开发“科学实验+农业技术”课程包,通过14场次“我们爱科学”活动,惠及青少年600余人次,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是丰富精神文化,兴趣化活动凝聚人心。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博湖县团委通过兴趣类社团激发青年活力。金牌讲解社创新“1+1”结对模式,培养“红领巾讲解员”130余人,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覆盖青少年6300余人次,厚植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活力舞蹈社将舞蹈艺术与志愿服务相结合,通过非遗文化传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提升。此外,墨香书屋社设立“流动图书角”,藏书量达2000余册,戏语同舟话剧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文艺汇演活动排练话剧并面向居民演出,西海摄影社开展“发现博湖之美”主题拍摄,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左右更多
专业赋能四维联动
提质增效促发展
一是技能培训精准施策,能力提升显实效。实施“青马工程”培训,2025年举办专题培训班2期,实现志愿者全员覆盖。知识领航社与县教育局合作的“科学实验+农业技术”课程包,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也提升了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医疗系统志愿者与结合蒙医传统疗法开展义诊活动,在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展现了志愿服务的实践价值。
二是项目运作品牌引领,特色发展树标杆。鼓励各社团打造“一社一品”特色项目。墨香绘画社通过乡镇墙绘活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传播文化知识,绘制面积达1200平方米。同语同梦社创新“普通话+电商”培训模式,帮助35户农户开通直播账号,带动农产品销售42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三是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协同发展强支撑。建立“社团+部门+企业”资源联盟,与县文旅局共建“青年志愿服务岗”,在冰雪节、赛马大会等12场大型活动中提供导览、票务等志愿服务。
四是考核激励科学规范,激发活力促担当推行“积分制+星级评定”管理,建立活动内容、涵盖人数、活动效果三维评价体系。2025年上半年评选出五星级社团3个、优秀志愿者20名,获奖者在就业推荐、评优评先中优先获益。
兴趣凝聚五心服务
暖心行动聚人心
一是文化浸润书香博湖,精神生活更丰富。墨香书屋社的“流动图书角”、悦动音符社的青年音乐会、西海摄影社的主题拍摄活动,共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是健康生活全民参与,体育健身成风尚。风雷篮球社的技巧对抗机制、国球乒乓社的“趣味乒乓球”课程、自由骑行社的“博湖环湖骑行路线”,“活力舞蹈社”与“健身燃脂社”联合开展15天全民燃脂营,活动内容涵盖跳燃脂操与器械力量练习,累计参与人数100余人,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居民的体质和健康意识。
左右更多
三是心理关怀温情陪伴,心灵港湾更坚固。设立成长导师、就业导师、能力导师三维覆盖导师机制。春节期间的“暖冬行动”为志愿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
四是宣传激励树立典型,志愿精神广传播。打造“志愿西部为疆来”宣传品牌,发布原创内容100余篇,单篇最高阅读量达2.3万次。选树的“最美志愿者”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展望未来
未来,博湖县团委将继续深化社团建设,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持续深化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两支团队”建设,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博湖,让青年志愿者在博湖这片热土上书写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投稿丨博湖县团委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