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南京的悲剧,只是整个江苏大地所遭受苦难的一个缩影。从1937年日军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一场持续八年、遍及全省的系统性暴行就此拉开序幕。
对于侵华日军在江苏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一提起这段历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南京的悲剧,只是整个江苏大地所遭受苦难的一个缩影。从1937年日军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一场持续八年、遍及全省的系统性暴行就此拉开序幕。
这场浩劫究竟有多残酷?连日本的随军记者在报道徐州大轰炸时,都忍不住用“好不凄惨”来形容现场。他们笔下的“战果”,恰恰是我们民族身上一道道血淋淋的伤疤。
那么,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侵华日军在江苏究竟犯下了怎样的兽行?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1937年8月,随着日军对上海发动进攻,作为华中门户的江苏,立刻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下一个目标。而他们选择的开路方式,就是飞机和大炮。
一场针对平民的、无差别的狂轰滥炸,就此拉开序幕。
从上海到南京,日军飞机沿着京沪铁路一路西进,繁华的苏南地区首当其冲。1937年8月16日,24架日机首次轰炸苏州城,一天之内就造成500多人死亡。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苏州城承受了超过4200枚炸弹,繁华的石路商业区被燃烧弹烧了三天三夜,上千家商铺民宅化为一片瓦砾。
不只是苏州,常州在沦陷前的40多天里,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空袭警报。城南最繁华的商业区被炸了20多次,几成废墟。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成了所有泰州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恐惧:“一声警报,心惊肉跳,大呼小叫;二声警报,家产不要,四处奔逃。”。
这种轰炸,根本不分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学校、医院、工厂,甚至是佛门清修之地,都未能幸免。
1938年5月,日机连续四天轰炸连云港,始建于唐代的古刹三元宫,连同上千卷佛经和珍贵文物,在烈火中化为灰烬。1940年,入侵泰州的日机,又将晋朝的光孝寺、唐朝的北山寺夷为平地,连寺内高达五六丈的金身大佛,也被炸得粉碎。
日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这种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1938年,为了打通津浦铁路,日军对徐州发动了疯狂的轰炸。日本随军记者曾在一篇报道中得意洋洋地写道:“我海军航空队70余架飞机……向停靠在徐州北站的100多节货车车厢……投掷了数百枚炸弹,实施彻底的轰炸,随着一阵阵轰鸣,被摧毁的货车、军用物资四处横飞,好不凄惨。”。
到了1941年,盐城成了新四军的指挥中心,也随即成了日军的眼中钉。从1938年到1941年,日军对这座曾经拥有13万人口的繁华市镇,先后进行了10次毁灭性的轰炸,直接把盐城炸成了一片废墟。
如果说狂轰滥炸是日军打开江苏大门的手段,那么在踏入这扇大门之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则彻底撕下了人类文明的伪装,将江苏大地变成了人间地狱。
日军的屠杀,绝非偶然,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体犯罪。
指挥攻打南京的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就曾公然叫嚣“山川草木皆是敌人”。随军记者河野公辉更是亲眼见过送往各师团的命令文件,上面赫然写着:“农民、工人自不必说,女人、孩子都要全部杀光”。
在这样的命令下,一场场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在江苏各地接连上演。据统计,仅造成800人以上伤亡的惨案就至少有17起。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随后的六周时间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总计超过30万人遇难。在草鞋峡,57000多人被集体屠杀;在燕子矶江边,超过5万的生命被机枪扫射,尸横遍野。
除了南京,其他地方的惨状同样触目惊心。在江阴,日军将躲在红十字分会内的52名难民,用机枪集体扫杀。在常熟,日军入侵前后数月,直接造成超过7000名平民死亡。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还将杀人当成一种娱乐,手段之残忍,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枪杀、刀砍、活埋、火烧都已是“常规操作”,更有甚者,日军还“发明”了各种挑战人类想象力极限的酷刑。在苏州,日军将百姓投入油锅活活烫死。
在吴江,他们把人活埋进土坑,再用刺刀刺向头顶,看着鲜血喷涌而出,美其名曰“放火花”;或是把人推进刚化开的石灰坑里活活烧死,称之为“面拖蟹”。
在苏北,暴行同样令人发指。1938年,日军在阜宁抓住农民毛树来,竟用刀割开他的肛门,拖出大肠钉在地上,再用刺刀逼着他往前爬,直至肠断人亡。1940年,在射阳,村民周学东被日军挖去双眼,用针筒抽干身上的血,最后用铡刀将尸体铡成碎块,煮熟了喂军马。
这些已经不是战争,而是单方面、以取乐为目的的虐杀。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那场臭名昭著的“百人斩”竞赛。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从上海向南京进军的途中,以砍杀中国人数量作为比赛。当抵达南京时,两人分别杀害了106和105人,但因为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这场野蛮的比赛竟然还要继续下去。
屠杀平民、摧毁意志的同时,一场更大规模的经济掠夺,也在江苏全境展开。日军的逻辑非常清晰:抢光、烧光,彻底摧毁中国的战争潜力,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
他们的标准流程是:先抢后烧,一烧就是几天几夜。
1937年11月26日,日军进入无锡城区后,随即开始纵火,大火整整烧了近20天。据事后统计,无锡全县有102个村庄被全部焚毁,超过16万间房屋化为灰烬。
1938年4月,日军占领盐城,纵火焚城七天七夜。城内超过八成的房屋被烧毁,西大街275家店铺,最后只剩下3间半。
1937年底,日军进犯常州途中,在横林、戚墅堰一带大肆放火,连烧三天三夜,往日繁华的市镇变成一片瓦砾。
在熊熊大火和屠杀的掩护下,一场系统性的、有组织的疯狂抢劫开始了。
民宅、商店、工厂、银行,无一幸免。小到百姓烧饭的铁锅,大到工厂的机器设备,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一位当时侨居苏州的美国人记录道:“日本兵进进出出,川流不息,好像是一群蚂蚁,背上驮着一捆捆的丝绸、鸭绒被……赃物的数量绝非个别士兵所能随便带走,事实上我们看见许多赃物是以军用卡车装运的。”。
这种抢劫,已经超出了士兵个人行为的范畴,完全是国家层面的掠夺。
江苏发达的轻纺工业,成了日军的重点目标。来不及搬迁的工厂,均遭到洗劫,机器设备被拆卸运走,生产原料被强占。南通的大生公司被日军强行更名为“江北兴业公司”,全部流动资产被劫掠一空。
矿产资源更是日军眼中的肥肉。1938年,日军强占了贾汪煤矿,并实行军事管理。在长达8年的占领期间,共开采了近246万吨煤炭,绝大部分用于支撑其战争机器。
南京的永利铋厂,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硝酸生产设备。日军占领后,日本三井物产会社直接将其侵吞,并将全套550吨的设备,全部劫往日本,用于军事生产。
连云港成了日军掠夺物资的出口。仅有记录的,从这里运往日本的煤就达440万吨,铁砂20万吨,磷矿32万吨。
从狂轰滥炸到野蛮屠杀,再到纵火劫掠,侵华日军在江苏犯下的罪行,是一场全面的、立体的、有预谋的国家犯罪。据战后不完全统计,日军的侵略共造成江苏人口伤亡超过200万人,财产损失高达746亿银元。
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和被彻底改变的命运,是中华民族身上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
参考资料:
侵华日军在江苏的星行抗日战净争纪念网.2017-08-10
江苏兴化:市民公开日军入侵铁证一组老照片揭开沦陷记忆.兴化市人民政府.2025-09-01
记录苏州大劫难—一侵华日军罪行录.抗日战争纪念网.2017-08-10
抗战:中国伤亡损失的"江苏见证"抗日战争纪念网.2016-08-25
这套来自真实档案的丛书出版,真实记录侵华日军在江苏犯下的滔天罪行.新华报业网.20231211
来源:清尧乱拂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