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艾亚尔八十多年的人生里,多数时候都在和巴基斯坦外交官打交道,有时共事,有时针锋相对。说句实在话,当年支持印巴分治,他心里藏着个小念头:要是没分治,自己恐怕压根没机会踏进外交界!毕竟,他的那些巴基斯坦同行,能力是真的强。
在艾亚尔八十多年的人生里,多数时候都在和巴基斯坦外交官打交道,有时共事,有时针锋相对。说句实在话,当年支持印巴分治,他心里藏着个小念头:要是没分治,自己恐怕压根没机会踏进外交界!毕竟,他的那些巴基斯坦同行,能力是真的强。
而巴基斯坦外交的“化危为机”本事,偏偏在一场卑劣的帕哈加姆恐怖袭击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想今年年初的情况,会发现那时的巴基斯坦简直是“内忧外患缠满身”:经济濒临破产,政局动荡不安,国内恐怖主义和阿富汗溢出的袭击搅得鸡犬不宁,在国际上几乎成了“边缘角色”。
可另一边的印度呢?那阵子简直是“顺风顺水”。和印度总理关系“铁”的特朗普刚宣誓就任美国总统,莫迪还成了首位受邀入主白宫的“全球南方”领导人,美印之间的“紧密拥抱”看得人眼热。大家都以为,美印贸易协议很快就能敲定,双方的商业利益都能稳稳落地;就连印度买俄罗斯石油这事儿,国际上也没人多嘴。眼看印度要借着“发展中的印度”冲刺发达国家,这套“崛起叙事”,连国际秩序都在暗暗认可。
和印度的风光比起来,巴基斯坦当时的日子堪称“水深火热”。因为被指“深度参与恐怖主义融资”,它差点被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列入黑名单;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没给好脸色,要么拒绝放贷,要么给援助附上一堆苛刻条件,就怕它再乱花钱。更让巴基斯坦揪心的是,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它“毗邻阿富汗”的地理优势也越来越没分量。
国内的情况更糟:民主成了“走过场”的闹剧,俾路支省实质上在闹叛乱,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被阿富汗难民占着,还慢慢落入巴基斯坦塔利班手里;信德省常年憋着股气,总觉得被乌尔都语族群“占便宜”;最后就剩旁遮普省,还攥着“巴基斯坦理念”不放。那会儿巴基斯坦外交官要跟外国同行聊“国家亮点”,恐怕都得搜肠刮肚找半天。
谁能想到,一场惨烈的帕哈加姆恐怖袭击,反而成了巴基斯坦外交的“转折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巴基斯坦在这场屠杀里“脱不了干系”,这本该是压垮它外交的“最后一根稻草”。可巴基斯坦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反应快得很,立马动了起来。
当时巴基斯坦还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他们第一时间就赶着和安理会所有14个成员国对接;他们往14个成员国的首都派了人,同步展开游说。
这操作,活脱脱是印地语里说的“小偷喊抓贼”,巴基斯坦先跳出来谴责帕哈加姆袭击,那股厚脸皮的劲儿,把所有人都惊到了。印度外交官也急了,脚步赶得和巴基斯坦人差不多快: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安理会各国首都,印度大使们要么跟在巴基斯坦人后面,要么抢在前面,反复强调“巴基斯坦就是罪魁祸首”。
可安理会成员国早就烦透了印巴为这些“搞不懂也管不了”的事吵来吵去。让他们意外的是,被指控的巴基斯坦,居然和其他国家一样积极推动安理会讨论帕哈加姆事件,还跟着一起谴责暴行。
最后,安理会所有成员居然达成了“罕见共识”:一致对袭击表示遗憾。艾亚尔太了解巴基斯坦同行的套路了,他笃定这些人肯定在心里飞快地组织着英文措辞,写谴责声明时特意埋下了“伏笔”,声明里写着“所有实施、资助、武装或支持恐怖分子的人,都必须被绳之以法”,可偏偏没提“巴基斯坦就是这次袭击的资助者和支持者”。看着巴基斯坦外交官脸上那藏不住的笑,印度外交官估计都傻眼了。这一局,巴基斯坦妥妥赢了。
从那以后,巴基斯坦的外交红利就像“开了闸”:FATF放弃把它列入黑名单;世界银行和IMF大方掏钱,填了它快空了的国库;美国和俄罗斯还主动给它送武器;特朗普更有意思,巴基斯坦说“是您一个人阻止了五月战争,该提名您拿诺贝尔奖”,他听了乐开了花,不仅请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去白宫吃了两小时午餐,后来还邀请巴基斯坦总理进行正式访问。并且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放狠话“要是印度用布拉莫斯导弹打我们,就灭了印度”,外界也只当是“重申核威慑理论”,没人当真追责。
可印度呢?只能眼睁睁被晾在一边:想在贸易和俄罗斯石油问题上讨好特朗普,却怎么都摸不准脾气;说“五月战争是自己主动叫停的”,反倒被人当成笑话;后来在沙姆沙伊赫的加沙和平峰会上,巴基斯坦总理还被特朗普请上讲台发言,印度连插话的份都没有。
现在回头看,愿意听印度讲“帕哈加姆真相”的,也就只有以色列和阿富汗的恐怖政权。连不丹、毛里求斯这样的小国,都不肯公开站出来支持印度。说真的,在艾亚尔看来,印度外交部这次算是跌到谷底了。
来源:社会观察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