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联动做先锋 | 门头沟区:党建引领培育“雨林” 京西智谷拔节生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2 18:07 1

摘要:近年来,门头沟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通过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委,打通资源壁垒,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持续强化组织覆盖与产业协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近年来,门头沟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通过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委,打通资源壁垒,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持续强化组织覆盖与产业协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发展之路。

京西智谷外景

建成华北最大自主可控智算集群、链接超800家人工智能企业、国产文生视频大模型技术领跑全球……永定河畔,门头沟区正擦亮“京西智谷”新名片,加速成为首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引领力量——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委。“我们坚持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链条,通过强化组织覆盖、优化服务保障、促进资源对接、推动产业协同,全力打造赋能全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北京京西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鹏鹏说。

做“主板” 让企业拧成一股绳

京西智谷模型调优工场发布会现场

走进京西智谷算力中心,服务器的蓝色指示灯规律闪烁,昇腾系列算力集群持续运转,每秒70亿亿次的计算能力,正在为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区打造一个崭新的产业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实施,门头沟区已经成为北京市智能算力重点布局中的一极。“人工智能企业集聚的同时,如何推动企业从‘物理相邻’走向‘化学相融’,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课题。”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拥有国企和人工智能“双重基因”的京西智谷承担起这一重任。

在一次调研中,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经理说:“我们是民营企业,平时埋头搞技术,对政策和市场经常‘摸不着门儿’。眼下最盼的,还是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让我们的技术能在实际场景中用起来、创造价值。”

企业的迫切需求,与门头沟区委、区政府优化产业生态的想法不谋而合。“一家家企业就像散落的高性能算力芯片,迫切需要一块‘集成主板’将它们有效组织起来,释放出系统级的倍增效应。”张鹏鹏如此比喻。在他看来,产业链党委正是这样一块关键的“主板”,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能有效推动链上企业聚合优势、抱团发展。

在数月的时间里,京西智谷工作人员走访智谱清言、昇腾创新等数十家企业,记录下数百条需求建议;走进北方工业大学等高校实验室,聆听专家学者对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协调十余个部门,精心打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2024年12月,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链党委正式成立。

“最终,13个党政部门、8所高校都参与进来,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令人惊喜的是,产业链党委成立后产生了滚雪球效应,主动加入的企业已从最初的8家迅速增长至20余家。如今,产业链党委成员已覆盖算法、算力、应用等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党建引领、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强服务 让难题在链上破解

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AI+计算视听分论坛现场

9月10日,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门头沟区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市首个获此殊荣的水利工程遗产。

同一时刻,在京西智谷,工作人员盯着屏幕上的宣传片《溯流千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古渠宣传片,正是在产业链党委的协调保障下才得以完成的。

时间回到半年前,区水务局在筹备申遗宣传片时犯了难:他们精通水利工程,却不太熟悉视频制作技术。于是,他们找到落户于门头沟区的北京计算视听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再现千年古渠的历史风貌。

“接手后我们发现,项目难度超乎预期。”北京计算视听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坦言,“宣传片需根据古籍生成历史场景、高精度模拟古代水流动态,还要融合无人机三维扫描与高清实拍,每个镜头都依赖人工智能生成,时间紧、任务重,仅靠我们单家企业难以完成。”

在获悉企业诉求后,产业链党委立即启动服务响应机制,通过产业链联席会议将这一需求列为重点服务项目。依托产业链党委的组织协调优势,京西智谷迅速与央视网技术团队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推动方案高效落地。同时,京西智谷党支部还组建起了党员突击队,党员技术骨干纷纷主动请战,认领“硬骨头”,确保宣传片每个细节真实生动。最终,这部融合创新技术与传统智慧的宣传片高质量如期交付。

任务的出色完成,得益于产业链党委的“两个坚持”——坚持问题从链上来、坚持问题在链上解。“我们按照‘成员主动申报+党委实时收集’模式,及时掌握问题清单,联席会议优先解决链上难题,跨领域难题则由党委牵头对接外部资源,实现创新要素全链保障、资源全链共享、成本全链分担、风险全链防范。”京西智谷党群工作部负责人邓天宇介绍道。

服务的温度,换来了发展的热度。仅2025年前5个月,便有42家人工智能企业落地门头沟。“从政策解读、证照办理,到算力支持、场景对接,产业链党委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研发、拓市场。”一位新落户的初创企业负责人给出好评。

聚合力 让产业“雨林”育新机

“智聚京西·北京移动算力赋能点亮仪式”在京西智谷举行

京西智谷展厅里,人工智能制作的宣传片、电商直播的数字人、国际月季大会上引人注目的“小妙月”数字形象……诸多应用都指向同一方向:智能视听。

2024年7月,《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出台,明确提出推进央视数字视听产业园建设,推动大模型赋能“北京大视听”精品创新。

乘政策之东风,产业链党委精准发力、乘势而上。

“计划一出,我们就意识到这是门头沟聚焦细分赛道、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机遇。”张鹏鹏回忆道。在产业链党委的统筹协调与有力推动下,京西智谷迅速联合华为、智谱、央视网组建专项团队。华为夯实技术底座,智谱贡献模型基座,央视网开放核心视听数据资源。三方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愿景让合作水到渠成。

“登录界面和用户体验还需优化”“商业模式要尽快清晰”……在京西智谷的会议室里,项目例会正在进行热烈讨论。产业链党委不仅提供了政策与场地支持,更建立了周例会制度,由京西智谷常态化牵头,将各参与方凝聚起来,协力攻坚。技术难题在会上被逐一破解,单点优势逐渐汇成了系统合力。

在产业链党委持续推动下,项目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智谱人工智能视频单次生成的时长从5秒提升至15秒,达到业界领先水平;“潭柘智空”平台已集成文生图、文生视频、数字人、智能剪辑等全链路功能,迅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视听平台。“今年9月,‘潭柘智空’文生视频大模型在第四届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中斩获三等奖并正式对外发布,成为北京同期获批的四个同类项目中进展最快的项目。”张鹏鹏说。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重在找准差异化定位。我们将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委的组织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聚焦智能视听这一特色方向,持续深耕细作。”望向即将开园的北京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张鹏鹏对未来充满信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