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样的广告,你是不是也曾心动?但这些诱人的“平价美味”,可能是未经检疫的走私冻品,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进口牛排39元/斤,进口海鲜冷链直达,比超市便宜一半!”
刷到这样的广告,你是不是也曾心动?但这些诱人的“平价美味”,可能是未经检疫的走私冻品,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便宜冻品”背后的食品安全隐患
1
走私冻品≠“性价比之选”
很多人觉得“走私无非逃点税,东西是真的就行”,但走私冻品的危害远比想象的更大:
传播动物疫病:走私冻品如果来自疫区,缺乏检验检疫,可能引起禽流感或口蹄疫等动物疫病的传播,对国内养殖业造成危害。
易腐败变质:走私冻品的运输及储存没有监管,不能满足低温储存条件(低于-15℃),维生素等营养流失,容易腐败变质。
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冻品未落实进口国及出口国监管,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兽药残留等有害有毒物质。
有害添加剂多:不法商贩可能会加入化学药剂进行保鲜防腐,对食品安全、公众健康带来隐患。
2
警惕生活中的低价诱惑
那些打着“少量自留”“内部渠道”旗号的低价冻品,可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走私陷阱”。路边流动冷链车、私人仓库、朋友圈“代购”等非正规渠道,无法提供合法来源证明,这意味着你买到的,极有可能是:
篡改日期的过期冻品
未经检验的“问题肉”“问题海鲜”
甚至是病死动物加工的劣质产品
2025
近日,公安部门在某水域查获一起利用渔船藏匿走私冻品案,现场查获牛百叶、猪肚等冻品一批。检查中发现,该船未装配冷链设备,该批冻品长时间处于常温甚至高温状态,部分冻品已解冻、变质。
!
警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
走私来自境外疫区的冻品五吨以上不满二十五吨,或者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五万元的,构成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走私来自境外疫区的冻品二十五吨以上,或者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关于打击粤港澳海上跨境走私犯罪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非设关地走私进口未取得国家检验检疫准入证书的冻品,认定为国家禁止进口的货物,构成犯罪的,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定罪处罚。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倒吸一口凉气
别怕!
记住这几招,轻松识破走私冻品
01
比价格: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遇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应谨慎购买。
02
看日期:
购买时要注意查看肉及肉制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02
03
查看标签及检验检疫证明:
进口冷冻肉品购买时注意查看是否贴有中文标签、记载食品原产地、境内代理商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以及是否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04
外观判断:
有质量保证的冷冻肉,瘦肉颜色多为浅灰色,肥肉和油脂则呈白色,闻起来没有异味,且看起来有一定的光泽度。
05
手感判断:
正常的冷冻肉解冻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肉不会有什么变化,而过期冻肉解冻后肉质松软且没有弹性,用手按压肉会下陷且回弹很差。
06
烹煮判断:
如果怀疑自己买到了过期冻肉,可以切下来一小块放在锅里煮一煮,如果冻肉变质,肉汤就会变得很浑浊。
提示
进口冻肉应当包装完好,并使用不易破损及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
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地区)文字标识,标明以下内容:产地国家(地区)、品名、生产企业注册编号、生产批号。
那客提醒您
在选购冻品时
要查看检验检疫证明
切记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冷冻食品
如发现涉及冻品走私违法犯罪线索
应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