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总怕咱们的存储芯片被三星、美光拿捏 —— 要么他们说涨价就涨价,要么国产货跟不上需求。现在不一样了!长江存储传明年要 IPO,估值快 3000 亿,长鑫存储早启动上市辅导,还赶上四季度存储价格全面飘红,DDR5 最多要涨 30%,国产替代 + 涨价潮,这波
以前总怕咱们的存储芯片被三星、美光拿捏 —— 要么他们说涨价就涨价,要么国产货跟不上需求。现在不一样了!长江存储传明年要 IPO,估值快 3000 亿,长鑫存储早启动上市辅导,还赶上四季度存储价格全面飘红,DDR5 最多要涨 30%,国产替代 + 涨价潮,这波太给力了!
核心能力是做存储模组还能自研主控芯片,一边把芯片做成能用的产品,一边靠自己的芯片降低对外依赖。
硬数据显示,公司明确说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全面上涨,今年自研主控芯片部署规模要放量;现在还在推 Nearline SSD,就是为了缩小和 HDD 的价差,赶上 AI 带来的存储需求激增。
它的作用特别实在 ——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造出来的芯片,得靠它做成模组,才能装到 AI 服务器、日常电子产品里,相当于帮国产存储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好芯片真正能用起来。
核心能力是给存储芯片造关键材料,像前驱体、封装用的复合材料都能做,专门服务国产头部存储厂。
硬数据上,它已经给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供应多款存储级材料,其中某类前驱体在国产存储厂的市占率超 30%;去年光存储材料业务营收就涨了 25%,今年还在扩产适配新的芯片工艺。
没有它的材料,存储芯片根本造不出来 —— 以前这类材料大多靠进口,现在它能顶上,既帮国产存储降成本,又避免被国外卡材料脖子,是产业链里的 “隐形支柱”。
核心能力是做存储芯片的检测设备,不管是长鑫的 DRAM,还是长江存储的 NAND,生产时都要靠它查质量、控良率。
硬数据显示,它是长鑫存储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之一,专门提供 DDR5 芯片的电学检测设备,今年已经交付了 20 多台套;还帮长鑫优化检测流程,把单颗芯片的检测时间缩短了 15%。
存储芯片不是造出来就行,得保证每颗都能用 —— 它的设备就像 “质检员”,长鑫要扩产、长江存储要冲产能,都得靠它把好质量关,没有合格的检测,再多产能也没用。
核心能力是长鑫存储的股东,早期就参与投资,帮长鑫解决资金和落地问题,是国产 DRAM 的 “幕后支持者”。
硬数据上,它通过参股公司持有长鑫存储一定比例股份,当年投资就助力长鑫一期产能顺利落地;现在长鑫启动上市辅导,它还在配合推进相关产业配套,比如周边的基建和人才公寓。
长鑫存储能从 0 到 1 搞出国产 DRAM,离不开早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 合肥城建相当于 “合伙人”,帮长鑫把想法落地成产能,没有这样的本土支持,国产存储很难这么快跟上节奏。
核心能力是给半导体厂建厂房,长鑫存储的很多生产车间,都是它负责承建和装修的,懂存储芯片厂的特殊要求。
硬数据显示,它承建了长鑫存储某期晶圆厂房项目,工程合同额超 18 亿元,光洁净车间的建设就花了 10 个月,还得保证车间的温度、湿度精准到小数点后一位;现在还在跟进长鑫的扩产配套工程。
建存储芯片厂不是盖普通房子 —— 车间要防尘、防干扰,对精度要求极高。它把厂房建好,长鑫才能装设备、投产,相当于给国产 DRAM “搭好舞台”,产能扩得快不快,全看它的基建进度。
以前存储芯片是咱们的 “卡脖子” 痛点,现在一边是国产头部要 IPO、拿资金扩产,一边是全球大厂集体涨价,从材料到设备再到模组,全链条都有企业顶上。不管是 AI 需要的大存储,还是咱们手机、电脑里的内存,以后国产货会越来越多,这种 “国产替代 + 行业涨价” 的双重机会,确实值得多留意 —— 毕竟好产业不是天天有,赶上了就别错过。
来源:拒绝背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