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嘉泽新能公告,持股8.64%的股东GLP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I Limited计划自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2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即不超过8737.97万
日前,嘉泽新能公告,持股8.64%的股东GLP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I Limited计划自2025年11月11日至2026年2月11日,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即不超过8737.97万股。
根据嘉泽新能披露的减持计划,GLP将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股份,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股份。若按当前股价估算,此次减持预计套现金额可达数亿元。
股东GLP并非首次进行股份质押。同花顺数据显示,GLP此前已质押1.9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01%,而此次减持再度引发市场对嘉泽新能股东结构的关注。
实际上,在GLP减持之前,嘉泽新能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已进行了大比例股权质押。
9月6日公司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北京嘉实龙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实龙博”)质押比例达55.37%,其一致行动人金元荣泰投资管理(宁夏)有限公司质押比例达49.69%。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4.04亿股,占其持股数量的49.71%,占公司总股本的16.58%。
公告表明,控股股东质押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其子公司上海博荣益弘科技有限公司认购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在控股股东进行大比例股权质押之前,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金元荣泰还进行了一系列增持操作。
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3月11日期间,金元荣泰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072.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7%。此次增持后,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31.69%增加至33.36%。
增持公告显示,增持目的是“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增持后又大比例质押,一系列操作值得玩味。
表面看来,嘉泽新能的业绩表现可圈可点。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5.87%,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11.59%。但公司负债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2025年一季度,嘉泽新能资产负债率达到69.35%,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这一数据在半年报中进一步恶化,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公司总负债达159.6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0.5%,远超行业健康线。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超过185亿元资产处于抵押/质押状态,包括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核心资产。一旦现金流断裂,公司将面临“资产被冻结、运营停摆”的极端风险。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高达38.81亿元,其中账龄1年以上占比超过50%,坏账风险持续累积。
有分析指出,有近4100万元应收账款已100%计提坏账,暴露出公司对部分客户信用管控的薄弱。
此外,公司仍有3个合计225MW电站未进入国家第一批补贴合规清单,未来电费收入存在不确定性。
嘉泽新能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运营和出售,采用“滚动开发”的模式,即“开发一批、建设一批、运营一批、出售一批”。
然而,这种“开发-出售”模式周期长达6-24个月,资产沉淀严重,变现能力差。在当今新能源电站交易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项目出售难度加大,恐成“滞销资产”。
嘉泽新能看似光鲜的业绩背后,实质上面临着高负债、弱现金流、强依赖政策、慢周转的“四重困局”。
在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若不能及时优化资产结构、强化现金流管理,公司将面临严峻挑战。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