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世纪荣华投资控股集团(简称“荣华控股集团”)旗下物业公司荣鑫股份公告称,崔荣华将其直接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以2968.56万元转让给张程程,后者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陕西“老牌”民企迎来交班时刻。
9月26日,世纪荣华投资控股集团(简称“荣华控股集团”)旗下物业公司荣鑫股份公告称,崔荣华将其直接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以2968.56万元转让给张程程,后者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我们意识到,创立荣华控股集团26年的崔荣华正在加速向女儿交班,我们亦捕捉到,在集团全面转型康养产业的过程中,张程程已领到“新使命”。
张程程收购荣鑫股份的原因非常简单,即“系统性交班”。
具体方式为张程程以2.17元/股的价格收购母亲崔荣华持有的1368万股,合计支付2968.56万元,完成后将持有荣鑫股份45%股份,表决权由此前的19.82%(间接持股)上升至64.82%,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崔荣华则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其目的在收购报告书亦得到点明,即实现家族企业的传承,确保家族对企业的长期控制权和管理权得以延续,旨在优化家族资产配置,同时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战略延续。
在我们看来,此次收购并非单点叙事,而是一家陕西优秀民企的代际传承。
众所周知,从事物业管理的荣鑫股份自成立起就是集团物业板块的重要承担者,荣华集团则是崔荣华于1994年创立的综合性企业,曾为西安最具实力的本土开发商之一,累计开发项目38个。而近年来集团已实现巨大进化,如今涵盖健康颐养、乡村振兴、智慧物业、精品生活、金融投资五大产业,就当前公开动作来看,健康颐养板块明显吃重。
1985年出生的张程程其实已在商业上历练良久,2008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她相继创立了北京荣华道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与陕西荣华慈善基金会,推动中法文化交流。随后逐步参与集团主业,2014年起担任荣华控股集团执行董事,2021年开始担任荣鑫股份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张程程早在2017年就成为了荣华养老服务公司的大股东并任董事,该公司正是荣华控股集团健康颐养板块的主要经营主体,目前张程程已任公司董事长。
如果说成为荣华养老服务公司“一把手”是崔荣华向张程程交班的“起点”,此次收购荣鑫股份,则意味着崔荣华已将荣华控股集团内两家“重量级”公司交给女儿,显然开启了意在产业资源整合的“系统性交班”。
这是自然的大势所趋。据东吴证券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2年交班的A股民企创始人平均退休年龄为59岁,今年65岁的崔荣华在此时加速向培养10年的下一代交班当属意料之中。
事实上,崔荣华如今也向女儿“递出”了一家稳健发展的公司。在物业企业普遍面临规模增长停滞,营收、利润增速放缓的2025年上半年,荣鑫股份实现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42.6%;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32.49%,增速均在近5个半年报中创下最佳。
在收购前不久,荣鑫股份就已显露出张程程进一步参与公司运营的迹象。
8月20日,荣鑫股份公告将联合三方力量成立西安君汇物业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其中第二大股东西安城市蜜蜂文化传播公司(持股21.45%)的实控人正是张程程,合资公司亦是张首次与荣鑫股份成立合资公司,业务参与程度显著。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家合资公司中还出现了一个陕西地产圈的“知名人物”,持股17.55%的西安嘉信美地酒店管理公司背靠西安嘉信美地实业公司(简称“嘉信美地”),后者则是由是曾经将西安万科带入巅峰的西安万科原总经理钱嘉在2018年创立的地产公司。
搞清合资公司目的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嘉信美地目前进展。
我们最初观察到这家公司是在2021年(详见《钱嘉3.5亿西二环拿地:西安万科“前掌门”复出?》),如今其已成长为一家地产“小黑马”,公司与陕西地建房地产集团“混改”成立的陕西地建嘉信置业公司(简称“地建嘉信”),在2025年一季度以全国第22位的拿地金额、新增货值跃居全国TOP33榜单。
进一步梳理可发现,地建嘉信目前已在西安、汉中、宝鸡、商洛打造了8个项目,今年2月还斥资21.13亿元在高新区拿下最新地块,目前手中项目累计建面超250万平方米,涉及住宅、洋房、别墅、商业、学校等多种业态。显然,这是一家已成规模的“中小开发商”。
至于合作目的,公告中亦清晰点明:本次对外投资能够拓展公司的在管面积,增加公司的利润值。在我们看来,此次合作正切中了当下物管行业的发展趋势。
从“中小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建管分离”已是主流。头部开发商通常采取“建管合一”模式,如下图可见,承接关联方面积较大的物企均为背靠龙头开发商的“地产物业”,而“中小开发商”则更多地采取“建管分离”模式,通过与专业物企合作提升物业品质,如地建嘉信目前部分已交付项目正在由金地物业运营。
从“中小物企”的角度来看,市场压力催生“外拓需求”。正如上文所提及,64家已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的上市物企平均营收仅同比增长4.63%,行业内的各类并购整合屡见不鲜。此次合资对于“市场化”运行的荣鑫股份来说无疑是进一步“绑定”了外拓项目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荣鑫股份已然可以说是一个地建嘉信“信得过”的朋友了。在张程程一致行动人——西安鑫顺信息科技合伙企业的股东序列中,钱嘉已于2023年2月成为第4大股东,持股2.52%,交叉持股迹象明显。
随着荣华控股集团的“系统性交班”,我们认为张程程领到了“新的使命”。
很多读者都清楚,荣华控股集团正在全面转型康养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从2015年的1.45亿人增长至2024年的2.2亿人,年复合增长率4.73%;人口老龄化率亦由10.5%增长至15.64%,养老显然是个蓝海市场。
但大家也知道的是,养老地产的投资与开发又是一个“重资产模式”,当前国内主导方多为大型保险公司,意在通过“保险产品+养老社区”的衔接模式实现产业闭环。纵观全国,民营企业成功开发的养老社区案例少之又少,多见的则是养老公寓接连“暴雷”。
那么,身处如此行业环境下的荣华控股集团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能够明确的是,荣华康养肯定不是“地产狂飙”模式。这一点在其近年来运营的机构养老项目中已清晰可见,12余家养老项目均指向“公建民营”模式,即政府投资兴建、购置、租赁举办养老院,荣华以“轻资产”方式进行运营,主要输出服务与资源整合能力。
而国情又催生了我们的另一番思考,不同于美国地广人稀,中国人口居住密度较大,似乎更倾向于日本居家养老模式。事实上,居家养老正在得到国内得到推进,据中国公益研究院统计,已有27个省份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纳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显然,“中国式居家养老”即将成为张程程“新使命”的最大方向。
在我们看来,2001年开始布局养老的荣华控股集团已然掌握两张“大网”:一是荣华养老服务公司目前运营着100余家社区服务站点;二是荣鑫股份正在管理着的2300余平方米物业项目,这种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支撑体系或将成为居家养老的关键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区位上的“重叠率”大概率会很高,因为荣鑫股份下属混改企业正在对161个家属区提供物业服务,精准契合社区养老服务对象。目前两张“大网”已经出现融合迹象,今年4月,荣鑫股份在明珠花园小区隆重举行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挂牌仪式,并计划在年内将此类居家养老服务站拓展至全市10个社区。
在更大的视野下,居家养老市场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如保利物业正在为银发人群提供老年大学、老年旅居等服务;如绿城服务整合第三方及周边服务商,开发App为老年人提供保洁家政、健康促进等服务。
行文至此,借此次交班契机,我们首次得以深度观察到荣华控股集团这家陕西“老牌”民企的转型成效,尤其面对其不断的创新探索动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荣华将在万亿康养产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金融棒棒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