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梦:在流言与掌声间,走出属于自己的“时代”。全运会场馆的训练灯下,一颗乒乓球在球台与球拍间划出利落的弧线。陈梦抬手、挥拍,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砸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这是她阔别赛场9个月后,重新站在聚光灯前的模样。从东京奥运会的“时代宣言”到巴黎卫冕后的流
陈梦:在流言与掌声间,走出属于自己的“时代”。全运会场馆的训练灯下,一颗乒乓球在球台与球拍间划出利落的弧线。陈梦抬手、挥拍,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砸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这是她阔别赛场9个月后,重新站在聚光灯前的模样。从东京奥运会的“时代宣言”到巴黎卫冕后的流言缠身,再到如今带着笑意颠球备战,这位国乒“大梦”,始终在打破外界的定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坚韧之路。
一句宣言,一场漫长的“被审判”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单决赛落幕,陈梦握着球拍站在领奖台上,那句“我的时代到来了”透过镜头传遍全网。彼时的她,刚以4-2战胜队友,第一次在奥运赛场摘得单打金牌,语气里藏着多年蛰伏后的释然。可没人想到,这句少年意气般的宣言,会成为此后数年网暴的起点。
“一开始是零星的质疑,后来变成铺天盖地的谩骂。”她在2024年的采访里轻声提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球拍边缘。那些日子,训练馆的闭馆铃声成了她最期待的声音——只有在空无一人的场馆里,她才能暂时躲开手机屏幕上的恶意。
有次训练到深夜,她对着球台反复练习同一个发球动作,直到手臂发酸,才发现眼泪已经砸在了胶皮上。“我只是说了心里的话,赢了冠军,难道连开心的权利都没有吗?”
更让她难过的是,当后续比赛状态起伏时,黑粉们用“打回原形”四个字反复攻击。她曾卸载所有社交软件,甚至站在赛场上时,耳边会莫名响起那些负面评价,握拍的手都忍不住发紧。
可即便如此,她从未停下训练的脚步——清晨的体能课、午后的技术打磨、深夜的战术复盘,母亲当年教她的“打球要凭真本事”,成了她对抗流言的唯一武器。
流言如潮,她用“行动”写答案
网暴的余波未平,私生活的谣言又接踵而至。先是有人翻出她社交账号的关注列表,说她“取关孙颖莎”,暗指两人关系破裂。可熟悉她们的队友都知道,训练结束后,陈梦总会主动帮孙颖莎捡球;孙颖莎膝盖不适时,陈梦会第一时间递上冰袋。
“我们是对手,更是一起扛过压力的家人。”陈梦在综艺里提到队友时,眼里藏着笑意,“赛场上要拼尽全力,赛场下更要互相扶持,这才是国乒的样子。”
比“队友不和”更离谱的,是关于她与王楚钦“领证结婚”的传言。起因不过是两人穿过同色系外套、戴过相似款式的运动手环,就被网友脑补出“秘密恋爱”的剧本;更有人牵强附会,说陈梦母亲公司的名字里有个“钦”字,便认定两人“早已见家长”。
面对这些无稽之谈,陈梦没有愤怒辩解,只是在采访里平静地说:“如果真的有感情归宿,我会坦诚告诉大家。但现在,我的重心在赛场上。”
而王楚钦为了避嫌,不得不取关所有女队员账号的举动,更让这场谣言显得荒唐。“18年我才17岁,还是个需要教练盯着练体能的小孩,怎么可能结婚?”王楚钦后来提到此事时无奈苦笑,也从侧面戳破了谣言的虚假。在这场闹剧里,陈梦始终保持着清醒——她知道,比起反驳流言,赛场上的成绩才是最有力的证明。
九个月蛰伏,只为重返热爱的赛场
当人民日报公布全运会参赛名单,“陈梦”二字出现在女单阵容里时,球迷们终于松了口气。这九个月里,她没有消失在大众视野,却也刻意减少了曝光——每天雷打不动的8小时训练,偶尔发布的颠球视频里,她穿着浅黄色外套,笑着说“想尝试当歌手,想要个好嗓子”,那份开朗让网友直呼“熟悉的梦姐回来了”。
品牌直播里,她穿着白色西装,珍珠项链衬得气质温婉,聊起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时,眼里闪着光:“九个月没比赛,确实会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球迷们一直在等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这份对球迷的在意,藏在她的每一个选择里——哪怕训练再累,只要看到场边球迷的加油牌,她都会笑着挥手;哪怕被网暴时,看到粉丝留言“我们相信你”,也能重新振作。
如今,距离全运会开幕越来越近,陈梦的训练强度也在逐渐加大。球台前的她,依旧是那个眼神坚定的运动员,只是多了几分历经风雨后的从容。“‘我的时代’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用一场场比赛去证明的。”她曾在训练日记里写下这句话,如今再读起,更像是对自己的承诺。
当乒乓球再次在球台上方跃动,我们期待的不只是陈梦在全运会上的成绩,更是那个不被流言打倒、不被定义束缚的她——毕竟,真正的“时代”,从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
来源:玩界阁DLaV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