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九月,云南各地连片的万寿菊田如鎏金铺地。微风拂过,金色花海翻涌起伏。田间地头,农户们指尖翻飞,忙着抢抓时节完成最后一茬采摘——这些看似寻常的花朵,经精深加工后,将蜕变为珍贵的天然色素,跨越山海远销海外,走进国际高端食品与化妆品的生产链。
每年九月,云南各地连片的万寿菊田如鎏金铺地。微风拂过,金色花海翻涌起伏。田间地头,农户们指尖翻飞,忙着抢抓时节完成最后一茬采摘——这些看似寻常的花朵,经精深加工后,将蜕变为珍贵的天然色素,跨越山海远销海外,走进国际高端食品与化妆品的生产链。
“别小看这万寿菊,它提取的叶黄素,既是天然着色剂,也是优质营养强化剂,全球市场需求常年旺盛。”站在嵩明杨林经开区的科研试验田田埂上,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生物”)总经理马海发对记者说。
这家扎根云南二十余载的企业,以科技为笔、以匠心为墨,让曾只作观赏的漫山金菊,跃升为全球市场的明星产品;更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织就一条产业链,带动全省上万农户捧起“金饭碗”,让高原上的“黄金甲”,真正成为守护农户增收的“幸福花”。
从“植物王国”到“全球厨房”
小色素成就大产业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万寿菊产业在这里书写着从田间走向世界的传奇。其核心竞争力,首推规模化的原料基地优势。
“文山州是全球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基地。”文山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马宏生介绍。仅文山一州,种植面积就占全国40%、全省50%,2024年已达35万亩;蒙自市2025年规划面积达15万亩。这种高度集中的种植格局,为博瑞生物提供了稳定、规模化的原料保障,使其成为全球万寿菊原料的重要供应商。
气候与土壤是另一大优势。文山、曲靖等地处于海拔约1600米的“万寿菊黄金生长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利于叶黄素沉积。“云南万寿菊的色素含量比国内其他地区平均高20%。”技术专家表示。优良的品质,让云南提取物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
走进博瑞生物的提取车间,映入眼帘的不再是田间地头的原始作物,而是高度自动化的提取、分离、纯化设备正在不停运转。万寿菊的金黄色、辣椒的炽烈红色、栀子的温润黄色、紫甘薯的深邃紫色……在这里被一一精准提取、封装。凭借ISO9001、ISO22000、KOSHER、HALAL、美国FDA注册等一系列国际通行证,博瑞生物的产品70%以上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不只是卖原料,更是提供贴合全球不同区域、不同标准的天然色素定制化解决方案。”马海发介绍,团队可根据客户需求精准调配色阶与色调,仅栀子色素就能衍生出近20个细分品种。从给食品饮料赋予鲜活色泽,到为化妆品注入天然活性成分,再到为保健品添加功能性营养元素,博瑞生物的产品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多个环节,用科技与匠心,将云南的“色彩资源”转化为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成为云南独有的“宝藏企业”。这片高原上生长的植物,正以其最天然的形态,走进世界的“厨房”与“妆台”。
“订单农业”织就共赢网
万亩基地赋能乡村振兴
产业能否持久,关键在于惠及源头。博瑞生物以订单农业为纽带,将十余万亩种植基地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在建水、保山、陆良等十余个县市,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标准化种植。农户按合同种植,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并以保护价收购,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
“以前种玉米、夹豆,靠天吃饭,收入不稳。现在种万寿菊,技术有指导,销路有保障,一年能多挣七八千元。”保山市一位农户说。目前,博瑞生物的种植项目已直接带动全省13000余户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约7500元。这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还吸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
更令人惊喜的是,成片的万寿菊、滇红花等在盛花期形成了壮丽的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催生了“农业+旅游”的新业态,在全省各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频共振。
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色彩魔法”开拓健康新路径
不满足于只做全球的“原料供应商”,如今,博瑞生物正凭借其核心的提取技术和原料优势,向产业链下游和应用端积极延伸,开拓“色彩魔法”的健康新路径。
在企业的研发中心,科研人员正忙着对新的植物活性成分进行功效验证,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与培养皿,正孕育着从“色素提取”到“健康应用”的跨越。近年来,博瑞生物凭借二十余年技术积淀,推出“植物觉醒”系列天然植物饮料、“瑞植萃”健康产品,以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蓝莓叶黄素酯软糖等终端产品,让原本藏在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实力,转化为贴近日常生活的健康选择。这些产品中,不少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成果,既彰显了科研创新的硬核实力,也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3.91亿元,其中,万寿菊浸膏营业收入2.27亿元,出口创汇收入4492万美元。辣椒红、栀子黄、萝卜红、甜菜红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大幅攀升。未来五年,博瑞生物将向6亿至8亿元产值的目标迈进。一方面,持续巩固天然色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加速向大健康食品、功能性化妆品等高附加值领域突破,不断深化产业链厚度、提升产业价值。马海发说,“要把云南‘植物王国’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从田间耕耘,到科技研发,再到全球布局,这家高原上的“色彩魔法师”,正用天然的画笔,描绘着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绚丽画卷。
来源:嵩明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