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32岁的程序员小张在打篮球时不慎扭伤脚踝,当时他强忍疼痛走了几步,回家后用红花油简单揉搓,结果第二天脚踝肿得像馒头,连穿鞋都困难。就医后,医生诊断为“踝关节外侧韧带二级撕裂”,并严肃指出:“软组织损伤不是‘小毛病’,错误处理可能让小伤变重伤!”
上周,32岁的程序员小张在打篮球时不慎扭伤脚踝,当时他强忍疼痛走了几步,回家后用红花油简单揉搓,结果第二天脚踝肿得像馒头,连穿鞋都困难。就医后,医生诊断为“踝关节外侧韧带二级撕裂”,并严肃指出:“软组织损伤不是‘小毛病’,错误处理可能让小伤变重伤!”

软组织损伤看似常见,实则暗藏危机。春雨医生曾统计115例因软组织挫伤致死的案例,其中一名患者因大腿内侧被橡皮棍反复击打,皮下出血面积仅占体表16%,却在8小时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医生解释,广泛软组织挫伤会导致血液和血浆成分聚集于局部,有效循环血量骤减,诱发休克。此外,若挫伤部位涉及腰背、四肢等大血管分布区,或未及时处理导致感染、急性肾衰竭,都可能致命。

科学处理:记住“POLICE原则”,别让“好心办坏事”
软组织损伤的急救需遵循“POLICE原则”(保护、适当负荷、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而非传统“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保护(Protection):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例如,小张扭伤后仍坚持行走,导致韧带撕裂加重。适当负荷(Optimal Loading):急性期后(48-72小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完全制动反而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冰敷(Ice):损伤后24-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冰水混合物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可收缩血管、减少肿胀。加压包扎(Compression):用弹性绷带适度压迫患处,但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
康复关键:饮食、药物、训练缺一不可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蛋白质(鸡蛋、牛肉)、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喷雾剂、双氯芬酸凝胶)直接作用于患处。消肿药物(如地奥司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急性期后(48-72小时)可进行热敷或理疗(如红外线照射),促进淤血吸收。逐步开展肌肉力量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例如,踝关节损伤患者可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恢复肌力。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防止损伤复发。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软组织损伤并非“小事一桩”,处理不当可能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无论是运动损伤还是意外挫伤,科学急救、规范治疗、循序渐进康复才是关键。记住:伤后24小时内的“黄金处理期”至关重要,别让“忍一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徐孟医生疼痛工作室一点号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