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怀孕八个多月时,我就摸到右乳有个花生米大的硬块,当时立马揣着产检本去医院,甚至琢磨好了:要是恶性,孩子足月了,剖出来就能治。结果B超说是囊肿,BI-RADS 2级,医生拍我手背让我放宽心。
儿子刚满五个月那天,我从手术室出来,麻药还没散,脑子昏昏的,就想摸他软乎乎的小脸,可胳膊重得抬不起来。
其实怀孕八个多月时,我就摸到右乳有个花生米大的硬块,当时立马揣着产检本去医院,甚至琢磨好了:要是恶性,孩子足月了,剖出来就能治。结果B超说是囊肿,BI-RADS 2级,医生拍我手背让我放宽心。
2019年六月儿子出生,喂奶时能明显感觉硬块长到玻璃弹珠大。出了月子复查,变成3级,医生还说等断奶再说,我问要不要提前断,说不用。可硬块没等断奶就长到鸽子蛋大,本地医院查两次我不放心,十月抱着儿子的小襁褓去上海肿瘤医院。B超查了好久,说哺乳期看不清楚,还是3级,怀疑纤维瘤或脓肿,但门诊医生让我吃中药消炎,一个月内必须再来。
回去我就断了奶,4厘米的硬块,就算良性也等不起。二十天后再去上海,BI-RADS 4b出来,我反倒平静——家里有癌症家族史,早知道可能有这一天,就是没想到这么早,早到还没听儿子喊“妈妈”。
周三住院,周一手术。术前钼靶、核磁都说不像坏东西,我还盼着误诊,结果病理是浸润性乳腺癌。医生说这肿块长得太不典型,圆溜溜的,老专家都差点看走眼。
确诊前抱着儿子发呆,看他傻笑就掉眼泪,怕看不到他走路、上学。真拿到结果,反而定了心:这是我和儿子要一起闯的关。
11月13号大病理出来,低分化,ki-67 80%,晚饭没吃几口,只能安慰自己至少ER弱阳,比三阴好。之前还跟同事说半年后上班,说不定能升职,那天看窗外银杏叶,才觉得人生可能要拐弯了。
没几天医生说确诊三阴,让下周一化疗,我坐在诊室里脑子嗡嗡的,人生急转弯真能让人脖子发僵。
化疗要等月底,那几天我天天瘫家里,老公叫我“瘫瘫”。有时阳光洒在沙发上,会忘了自己生病,瞥见病历本又怅惘。家里没大悲大痛,我妈二十年前、十年前得过两次癌症,现在她带娃,天天抱着儿子哼我小时候的童谣——不是我们坚强,是病痛把眼泪熬成了铠甲。
老公陪我做基因检测,怀疑BRCA突变,他立马说“做,再贵也做”,结果出来却问“做这啥用”,我笑他“让你老婆死也死得明白”。我们常拿死亡开玩笑,知道短期内没事,可看到“低分化”“易复发”还是会叹气。
有天晚上我一个人躺沙发听相声,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是生病后第一次哭出声——身边没人,不怕家人难过。哭完洗把脸涂口红,还得去看《冰雪奇缘2》呢。看着艾莎用魔法,突然觉得我也有魔法,就是儿子,让我再难都想笑着走下去,毕竟还没看他走路、听他喊“妈妈”。
11月28号我住堂妹家,早上她出门看到我刷手机,叹口气说“不想上班”。我张了张嘴,说“你也生病”太荒唐,说“我想健康上班”又太沉,只能干笑“以前也说上班如上坟”。
前几天一起去她家附近影院,她说这是第二次来,第一次就自己。我差点问“没要好的同事吗”,又咽回去——她是别人眼里干练的领导,早把情绪裹进职业装里了。
今天她加班,我一个人看开心麻花话剧。坐满场笑的人里,觉得自己和普通人没两样。可看身边拍腿笑的大叔,又想谁知道别人藏着啥故事——就像没人知道,他们眼里光鲜的领导,小时候被我粘了一头泡泡糖急得直哭。
散场路灯亮了,慢慢走回去才想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戏,自己当主角觉得喜怒哀乐天大,换个角度,不过是别人剧本里的配角。这么一想,身上的病好像也没那么沉了,马路上的人、高楼里的灯、剧场里的陌生人,都在扛着故事走。
12月4号第一次化疗,满脑子都是困意,三个多小时就结束,不用住院。出门摸了摸头发,之前说要剃板寸当cool girl,还买了假发,可就是舍不得,黑长直能拖一天是一天。
化疗病房里都聊哪家假发好看,听病友安利托尼老师,我默默把家里没拆的假发丢一边,心里有了新目标。
以前刷一天手机会愧疚“不思进取”,总想着看书学习,现在偶尔还会惭愧,甚至想“作为党员该在病友里发挥先进性”,可转念又想:都这样了,不如心安理得做几天废柴。手机刷腻了,总会有想做的事吧——生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理直气壮放过自己。
12月10号要第二次化疗,早上抽完血没事干,裹在早高峰人流里像条慢咸鱼。别人匆匆走,我慢悠悠坐地铁,出站还得查手机,活像迷路的小朋友。
无聊进了家咖啡店,一看价格就想多坐会儿“回本”。生病后觉得过去未来都远,健康日子像上辈子的事,结疗也看不见影子,只有“现在”被拉得长长的,像扯不开的麦芽糖。
刷手机看到魔都娃娃展,我穿十厘米高跟鞋也想去——作为化疗病人,一个人逛还挺得意。展馆不大,满是诡异的娃娃,一上午就我一个参观者,走出来恍如隔世,可一点不怕,身体里的癌细胞比娃娃可怕多了。
早饭、咖啡、看展、午饭,午饭还追《海贼王》,活脱脱“贵妇生活”。以前开玩笑“海贼完结日,家祭告乃妈”,现在居然有点现实感,挺奇妙的。
病友总问“化疗难受吗?掉头发没?”,我现在还能轻描淡写说“没反应”,可也知道得意不了多久。趁现在能跑能跳,不如多找乐子,下午干脆去K歌!
12月15号是第二次化疗后第四天,没更日记是因为啥反应都没有,不知道说啥。我知道副作用迟早来,不敢表现太轻松,怕被“打脸”,但还是想跟病友说:别太怕化疗。
手术前检查都是我自己去的,就怕穿刺。之前看前面阿姨做完面如死灰,我吓得心跳快。躺上去全身绷直,打完麻药取组织,第一次痛,第二次更痛,第三次痛得攥紧拳头,正等下一次,医生说“好了”——原来也没那么可怕。
总听说有人怕化疗放弃治疗,我特别急——我怕死,只要效果好,次数多、反应大我都不怕,就想好好活。
我妈过来人跟我说“多大点事,反应最大也就三四天,大不了吐,后遗症就是怕去医院”。她两次生病,十几次化疗,连自己啥类型都不知道,就说“听医生的,治完好好过,知道那么多干嘛”。现在才懂,这是“战略藐视,战术重视”,我妈真是“军事家”。
12月31号,日子按化疗周期算,年日月都没存在感,只记得要第五次化疗了。五个月化疗期过了一个月,目前能吃能睡,希望接下来的“小紫”“小P”“小柔”“小环”对我温柔点,对癌细胞狠点。
第三次化疗后头发开始掉,勉强撑几天还是剃了寸头——不想最后掉成“咕噜”。可短寸也掉,每天起床一枕头毛茬,双十一买的假发终于用上了,过两天还想再买个造型,戴假发其实也挺好看。
前几天家里小猫跑丢两天两夜,家人说“年底可能被人吃了”,我越想越难过,半夜掉眼泪,还瞎琢磨“为啥让我早经历生离死别”,结果它自己悠哉悠哉回来了,跟没事猫一样。
生病后变得患得患失,一点小事就放大——担心家人生病、自己复发、猫咪丢了、乌龟没吃饱。每天看着哈哈笑,脑子里却24小时“怕这怕那”,常常睡不着,身体累了,大脑却闲不下来,睡眠现在最需要救。
希望多年后想2019年,只觉得是普通的一年:生了孩子,得了场病,仅此而已。
2020年2月1号,疫情把所有人生活都搅乱了,我每周要去上海化疗,更难。为了顺利化疗,也怕带病毒回家,我初二就去上海,打算一个人待到疫情结束。
昨天晚上快睡着,老公突然打电话让我“快买双黄连口服液”,我盯着他发的新闻截图满脑子问号——就算是人民日报,也透着不靠谱。被吵醒本就有点气,想怼他“别跟抢盐大妈似的”,可他说“你现在染上就是死”,我瞬间没声了。
是啊,化疗把免疫力压得低,还有基础病,真感染了后果不堪设想。他未必信双黄连有用,211硕士哪会没判断?可我一个人在外地,疫情又凶,他不过是想抓点啥让自己安心。
我没争,默默上网下单,后来跟他说“还好你提醒,现在都买不到了”——至于药能不能用、浪不浪费,根本不重要。以前总跟家人争对错,现在才懂,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先有情,再有理。
2月10号,疫情带走的不只是感染者的命,还有很多病人的治疗希望。武汉封城那天,我第一想的是和我一样要定期治疗的人——不是谁都有私家车,公共交通断了,他们咋去医院?省际班车停了,又想起化疗认识的阿姨,她每次和先生坐班车来上海,这下咋办?
后来听说疫情严重省份的病人要在上海居家观察14天才能治疗,我心里一揪:那个和我差不多大、孩子才几个月的安徽姑娘,这半个月化疗咋整?还有单位小妹妹,刚查出双侧卵巢肿块,急着来手术,现在也得等隔离证明。
我算幸运的,能越过障碍继续治疗,可我知道那些焦虑绝望是真的——步行过桥去九江化疗的女孩,微博上求救白血病女儿的母亲,他们的难,我感同身受。病毒像只手,不仅掐着感染者喉咙,还攥着无数病人的希望。
3月3号,紫杉醇周疗结束,昨天开始第一次表柔比星加环磷酰胺化疗。CRC看见我一个人来,笑着说“不用这么坚强”,其实化疗前我偷偷委屈了会儿——换药本就怕,听说反应更厉害,还一个人跑上跑下缴费取药找科室,累得想坐下。第一次觉得一个人化疗这么难,可又不敢跟家人说,说了他们也只能急,帮不上啥,只能心里跟自己说“挺住,没关系”。
以前看别人一个人化疗,觉得坚强里带凄凉,轮到自己才发现,也没那么难熬。偶尔累了委屈了,缓会儿就能打起精神。不是不能叫家人陪,只是疫情期间不想打乱他们生活,生病是我一个人的事,能扛就不拖累别人。
昨天晚上七八点副作用来了——恶心、昏沉,赶紧躺下睡,半夜又吐醒,折腾到后半夜才睡着。早上迷迷糊糊的,却条件反射爬起来吃阿瑞匹坦,怕醒了更难受。这止吐药真管用,上午就缓过来了,赶紧趁有胃口吃点东西。
原以为双周化疗能少去医院,没想到更忙——打升白针、反复验血,堂妹调侃我“跟去医院上班似的”。现在才算真尝到化疗厉害,那股浑身不得劲的难受,连看一眼昨天拍的化疗药照片都恶心。好在只剩三次了,快了。
5月11号第一次放疗,约在晚上十点,家人觉得时间不好,我倒满意——不用挤高峰,不用晒大太阳。
化疗结束有段时间没更日记,一来懒,二来大化疗真熬人,现在看见化疗单据都恶心。其实化疗最磨人的是心理——副作用折腾一周,好不容易缓过来,下一次又要来了,像西西弗斯推石头,刚推到山顶又滚下来,明知还要再来,心里的劲总提不上。好在我只熬了四次。
晚上肿瘤医院一点不冷清,放疗大厅灯火通明、人声嘈杂。在外面觉得自己生病特殊,到这儿才发现大家都在扛,我这点事不算啥。接下来要做33次放疗,一周六次,得昼伏夜出一个多月。现在最操心晚上吃啥宵夜,希望放疗期间就操心这事。
前段时间化疗间隙,我去单位上了几个半天班,也没做啥具体工作,顶多露个脸。在家不修边幅,顶着没头发、连眉毛睫毛都掉光的脑袋,自己都嫌丑。可上班得化妆、戴假发,收拾完看镜子,居然觉得自己还挺美。
后来就算不上班,出门要化妆,有时在家也化,精气神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听别人说“完全看不出是病人”,就算是客气话,心里也美滋滋的。再熬一个多月,就能跟自己说“我不是病人啦”,就希望头发长得快点,夏天戴假发太闷了。
12月2号,居然过了一年多,结束常规治疗也快半年了,真觉得“时间过得快”。
现在我已经回到正常工作生活,有时候会恍惚,好像去年确诊癌症的不是我。之前总想着给这段经历写结尾,却一直不知道咋下笔,直到今天——我病后第一次主动加班。
生病前我常加班,生病后所有人都跟我说“别再拼了”,可才过多久就“好了伤疤忘了疼”,人真难改变。治疗时总觉得人生要拐弯,现在才发现,以前的生活只是暂停了,没终止。离开单位一年半,回来觉得啥都变了,又好像啥都没变。
上个月做了一年大复查,结果很好,没什么事。要是不用定期复查,没人会觉得我是病人。可我心里总在算,自己还能好好活多久。长远规划不敢想了,先定个小目标:活满三年。
之所以一定要写结尾,是因为我生病初期,总疯狂翻类似经历,看到轻松的回答,就觉得自己也能挺过去。可要是那些回答没下文,甚至情况变差,心里的希望会一下子落空,特别打击人。
所以我来写结尾:我这个癌症病人,现在已经回归正常生活,无病生存。过程难,但希望一直都在。我会努力好好活,也请你们相信,我会一直健康快乐。
无论未来咋样,这就是结尾。愿每个病人,都能被治愈。
2025年9月29号,今天偶然点开,才想起回这个帖子,心里满是感慨——原来距离最初写日记,已经过了这么多年。
先跟大家报喜:我现在很好,很健康,就有点胖。2020年底定的“先活三年”小目标,不仅达成了,还顺利走过术后五年。前段时间去做大复查,医生笑着说“三阴性乳腺癌复发高峰在2、3年,你现在风险小多啦”。站在医院走廊看窗外阳光,心里悬了好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朋友圈里的老病友也都好好的,偶尔刷到她们动态,有的晒孩子成绩单,有的分享旅行照片,大家各有各的琐碎,却再也没人提当年的病——那段在医院打针、掉头发、扛化疗的日子,慢慢成了人生里的“过去式”,不常提,却让我们更珍惜现在。
我都快忘了自己曾是病人。日子一天天过,工作、陪孩子、和家人逛街吃饭,治疗时的痛、疫情里的焦虑,好像都被时光抚平了。对了,2021年9月我做了子宫卵巢预防性切除,现在三年半过去,除了体重涨了点(也可能是我这几年又懒又馋),身体没其他明显影响,日子过得和普通人没两样。
这几年生活有不少变化,有顺利的时候,也有细碎的难题,可我真切感受到“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曾经觉得跨不过的化疗关卡、疫情里独自就医的孤独、对未来的忐忑,现在回头看,都成了成长的印记。
想跟仍在抗癌的姐妹们说:别怕,别放弃。我们能赢,一定能从病魔手里抢回生活的主动权。那些深夜的眼泪、治疗的疼痛,都没白费——它们会变成铠甲,让我们往后更有勇气拥抱每个平凡又珍贵的清晨。
来源:微笑猫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