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光与色彩” ——灞桥区官厅小学五年级科普主题活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14:14 2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里,光无处不在——清晨的阳光、夜晚的灯光、雨后的彩虹,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藏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近日,西安市灞桥区官厅小学五年级科学课堂开展了“光与色彩”主题的科普活动,让同学们一起揭开“光与色彩”的神秘面纱。

在我们的生活里,光无处不在——清晨的阳光、夜晚的灯光、雨后的彩虹,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藏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近日,西安市灞桥区官厅小学五年级科学课堂开展了“光与色彩”主题的科普活动,让同学们一起揭开“光与色彩”的神秘面纱。

光源是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自然光源指自然界中本身就能发光的物体,像太阳,还有能发光的生物如萤火虫等都属于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是由人类制造出来能发光的物体,例如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篝火、烟花等。

很多人以为光会“拐弯”,其实在同种均匀物质(比如空气、水)里,光始终沿着直线传播。生活中的影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光被物体挡住时,无法穿过物体继续沿直线前进,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暗区,这就是影子。

人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发生反射,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再通过视觉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就能识别出物体的样子啦。比如人们能看见书本,就是太阳光或灯光照在书本上,再反射进眼睛的结果。

太阳光里藏着“彩色密码”

人们看到的白色太阳光,其实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通过一个简单实验就能验证:

1. 准备一个三棱镜和一张白纸,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光斜射过三棱镜。

2. 这时人们会发现,白纸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带,就像迷你彩虹!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折射”(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最终被分开,形成了彩色光带。这个实验告诉人们: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学习完“光与色彩”这单元课,官厅小学的同学们用科普小报作品展现他们的理解。“小光粒”化身为主角,阳光、三棱镜与彩色光带等相映成趣,满是探索的快乐。

“光与色彩”的世界里,既有“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由七色光组成”这样的基础规律,也藏着实验探究的乐趣。

通过此次制作科普小报,同学们在观察生活现象、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解答了“为什么能看见光”、“彩虹怎么形成”的疑问,更能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其实科学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每一次对光影的好奇里,每一次动手探索的尝试中。(陶莉)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