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花小小新店开进伦敦SOHO,门口那队拐了三道弯,我直接愣住:新疆炒米粉,居然把英国人整上瘾了?
一碗炒米粉,凭啥把伦敦人辣到排队?
昨晚刷到花小小新店开进伦敦SOHO,门口那队拐了三道弯,我直接愣住:新疆炒米粉,居然把英国人整上瘾了?
先别急着喊离谱。
我去年在乌鲁木齐总仓打过三天短工,手都腌出番茄色,今天就把底裤扒光:这碗粉,早不是路边摊味,它把新疆的地、人、钱,全捆进一盘生意。
先说辣。
昌吉的辣椒苗现在带芯片,地里埋传感器,湿度一低,手机就滴滴,技术员骑着小电驴来浇水。
阿里投的1.2亿不是白给,每根辣椒出生就有二维码,扫一下,能追到它哪天被浇了几次水。
辣度稳了,伦敦店才敢把辣级标成“中辣”,不然鬼佬一口下去直接叫救护车。
再说粉。
喀什、伊宁正盖新仓,明年全疆实现“三小时送到店”。
早上在伊犁轧的粉,中午就能到库尔勒门店,下午三点进锅,晚上九点外国留学生嗦得眼泪鼻涕一把。
冷链钱烧得凶,但粉不酸、不断,口感稳了,海外才敢开店。
最绝的是那口“雪莲”。
研发团队把天山雪莲磨成粉,掺进酱汁,辣里带一丝草药凉,吃完嗓子不燥。
北京试点时,我表妹排了四十分钟,出来一句“像被雪山顶的风扇了一巴掌”,转头又买了一杯。50万份首月,直接让门店营业额涨两成多,老板笑得后槽牙都露。
可真正让我服的是人。
乌鲁木齐仓里200多号员工,近一半是少数民族大姐,打包速度秒变无影手。
她们每月拿6000块,下班还能给孩子买双语绘本。
供应链拉长,种番茄的老农也跟着涨价,去年一亩多赚两千,老头直接给老伴换了部5G手机。
文化那套,人家也没玩虚。
旗舰店里请非遗大叔弹冬不拉,鼓点一响,上海小姑娘边嗦粉边直播,弹幕刷“耳朵怀孕”。3000万砸下去,把吃饭变成小型新疆春晚,吃完顺手买一包雪莲粉当手信,复购率蹭蹭往上涨。
有人酸:不就一碗粉,至于搞成50亿估值?
我回:当你能把一根辣椒、一把粉、一朵雪莲,全串成一条链,还让伦敦人甘愿排队付账,它就不是粉,是硬通货。
今晚下班,我打算再去吃一碗。
不为别的,就想看看隔壁桌老外被中辣辣成哑巴的样子——那一刻,新疆真的把世界掰开了一小口。
来源:潜龙一点号1